搜尋結果

共 3000 個結果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0

惠譽料中國今年經濟增長4.3% 中美關稅前景不確定性大

評級機構惠譽預計,中國2025年經濟按年增速將由去年的5%放緩至4.3%,因持續面臨內需低迷的阻力,且中美貿易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27日

大摩:中國科技動物本能重現 惟通脹仍緩慢

全國兩會下周開幕,摩根士丹利表示,市場焦點開始從近期的人工智能(AI)熱潮轉向經濟基本面和宏觀政策,但認為科技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27日

財政預算案2025丨瑞銀:政府發債扭轉周期並找新增長點合理

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亞洲及中國經濟學家鄧維慎表示,原本預計香港政府在2026年財政上達到收支平衡,但《財政預算案》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5年02月27日

內銀推新措施 加大力度支持外貿企業

央視新聞報道,工商銀行(01398)、中國銀行(03988)等多間金融機構近期陸續推出新措施,加大對外貿企業的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27日

美科技巨頭的中年危機

... 股,個個視通縮內捲為中國經濟標記時瞓身中資股,但這樣反而有利中港股市漲勢持續,重塑估值不會像去秋炒內地刺激政策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投資者日記畢老林2025年02月27日

瑞銀:投資者關注內地科創企業 對老行業興趣不濃

針對中國人工智能(AI)科技突破引發的股市反彈,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指出,過去兩個月政策空窗期下中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26日

王受文晤美國商界人士 稱願同美方加強溝通

... 期和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多機遇。王受文就美對華單邊加徵關稅等問題闡明中方立場。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26日

【私銀觀】中國民企座談會再次召開意義重大

... 地業務。我們相信,在中國經濟面臨內外部挑戰之際,政府的新支持是對科技行業的重要助力。 依然認為中國互聯網股票「 ...全文

財富管理市場分析2025年02月26日

社科院:人幣跌破7.5機會微
倡建滙率寬幅目標 可上下10%波動

... ,居民消費需求不足是中國經濟內循環不暢的主要堵點,提振居民消費關鍵在於改善收入預期和增加存量財富,中央財政應把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02月26日

民企座談挽信心 科網股具吸引力

... 地業務。我們相信,在中國經濟面臨內外部挑戰之際,政府的新支持是對科技行業的重要助力。 依然認為中國互聯網股票「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李智穎2025年02月26日

財政預算案丨瑞銀:財政增長面臨挑戰 或需更多政策支持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明日公布,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亞洲及中國經濟學家鄧維慎表示,儘管財政儲備減少,本港仍持有相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5年02月25日

人行委員料中國今年加大財政支出強度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王一鳴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約束正逐步由供給不足,轉向需求不足,尤其是近3年疫情對需求側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25日

巴克萊料今年中國增長目標設5% 降通脹目標

全國兩會將於下周召開,巴克萊研究團隊發表研究報告稱,全國人大會議主要關注3個重點,包括2025年增長目標;通脹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25日

歐洲鬥「無量仙翁」 變身哪吒才有救

... 政的16年,德國乘着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德國的機械、高端設備、名貴汽車等提供了龐大的市場,但隨着內地經濟轉型,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筆攻略習廣思2025年02月25日

政策受惠股翻炒 內需基建首選

... 可能增加,外需對今年中國經濟助力有限,相信要持續加強內需及基建等「內循環」相關領域發展,當前此類股份依然較便宜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5年02月25日

中金:兩會4看點 首要擴內需
瑞銀料以舊換新加碼 提振消費

... 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估計,中央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兩會前瞻2025年02月25日

富達:中國股市本輪升勢有別以往 重點是AI崛起

... 財政刺激措施出台後,中國經濟數據轉好。儘管政策完善的過程是漸進且不均衡的,但中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立場已發生明確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24日

瑞銀料兩會以穩增長為中心 提振消費為重任 以舊換新或加碼

... 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預計,政府將把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設定在4%左右(佔GDP比重);發行超長期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24日

中國AI產業崛起 重心從硬科技轉向軟科技

... 本支出周期,有助支持中國經濟增長。 不過,上述所有因素在現階段仍存在不確定性。雖然今次升勢受惠於市場情緒提振, ...全文

財富管理基金2025年02月24日

未來10年的關鍵投資主題

... 不斷變化的環境,包括中國經濟長期放緩,以及全球保護主義加劇等挑戰。然而,投資機會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先進製造業, ...全文

財富管理市場分析2025年02月24日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