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238 個結果
頁數:1...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張德江為港帶來新機遇

觀察人大委員長張德江這次來港兩場重大活動的發言,令我看到中國處理香港事務時,確實做到黑格爾首創馬克思善用的「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赤琰2016年05月21日

議員嘉賓也受封橋影響

... 及集會,抗議中央干預香港事務及要求撤回人大8.31決定。多個親建制團體同樣在中環廣場數十米外集會,他們手持國旗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5月19日

泛民聯署促換特首重啟政改

... ,另要求中央停止干預香港事務,以及邀張德江出席民陣今晚的集會。 泛民有22名議員聯署,獨欠新同盟范國威。范國威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5月18日

政府再游說泛民赴張德江晚宴

... 今次酒會讓泛民與主管香港事務的張德江有直接對話的機會,不少人便呼籲泛民須好好把握機會。不過,政府中人認為,泛民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16年05月16日

田少「搣柴」過後傳獲肯定

... 」,亦貫徹近日中央對香港事務吹起的「和風」。 對於有關傳聞,田少回覆筆者時未有否認,並補充說,這兩年間梁振英很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16年05月12日

廣東自貿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方案

... ) 作者為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前海攻略洪為民2016年05月09日

為免張德江白走一趟

... 耳聞不如目見,由負責香港事務的張德江來這裏走一回,相信較易掌握香港的實際情況。只是,如果要來香港走一走,獲安排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政局筆記江麗芬2016年05月07日

從兩齣電影說起

... 宣布來自馬來西亞、對香港事務並不熟悉的鍾天祥於3月1日出任首席執行總編輯,編務總監張健波將繼續兼任總編輯(至同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政局筆記江麗芬2016年04月30日

歐盟:書店事件挑戰一國兩制

... 評報告「罔顧事實,對香港事務妄加評論,無理指摘」,重申中方貫徹「一國兩制」的信心堅定不移,並強調香港事務屬中國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4月27日

大狀黨引公約 不提港獨講自決

... 京政府便不可動輒干預香港事務。 據了解,大狀黨仍在研究有關條文,希望於9月立法會選舉前可以有個正式說法,就港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16年04月20日

民主思路下周訪京 將晤港澳研究會

政府日前宣布主管香港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5月中來港,即引起猜測中央與泛民主派或現溝通機會。較主流泛民更溫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4月16日

張德江5月中來港
一帶一路論壇演講 傳將落區

主管香港事務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將於5月中旬來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這是2012年後再有中央領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4月15日

美國人權報告 提李波陳文敏

... 批評報告罔顧事實,對香港事務妄加評論,無端指摘。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言人回應稱,所有香港境外的執法人員如在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4月15日

忽然末日不用慌 市場反應勝先知

... 外,近年中國不斷干預香港事務,令政治風險升溫等。自此之後,唱淡香港前景的證券報告成為主流,唱得愈淡,愈能吸引眼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筆攻略習廣思2016年04月13日

人民日報刊文抨特事特辦

... 李浩燃曾多次撰文談論香港事務。 文章指出,特事特辦在日常治理當中,可成為一種超越庸常、突破慣例、提高效率的特殊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4月12日

粵港藉前海推動合作

... 。 作者為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前海攻略洪為民2016年04月11日

港獨組黨「得啖笑」? 時代宣言「一把火」!

... 面對香港的亂局,專責香港事務的京官和派駐此間看管調教特區官員的大員,也許是時候深切反省何以內地釋出這麼多善意而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林行止專欄林行止2016年04月05日

陳方安生稱港人不撐獨立

... 中聯辦等內地官員插手香港事務的情況近乎每日發生,令香港過去成功的體制出現裂痕。 梁愛詩籲防港獨變行動 陳太說,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4月05日

頁數:1...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