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手術在香港發展逾30年,起初其成效備受大眾甚至醫學界質疑,誰料到今天近半外科手術皆以微創施行?微創技術讓外 ...全文
早在半世紀前,腦外科手術所使用的工具比較簡單和原始,若病人患腦腫瘤需要開顱切除,只能依靠醫生的臨床經驗,有如「 ...全文
今年3月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舉行了盛大的60周年慶典,同時為全新基金會標誌牆揭幕。 60年前,養和醫院創辦人之一兼 ...全文
一直以來醫學界對腦部及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的認識不多,直至近半世紀科技進步,促成很多醫學突破,例如影像診斷技術可用 ...全文
醫生在診治時,有時會遇到一些病人要求處方最新藥物作治療,這可以理解,因為人們總認為新藥比舊的更好、更有效。 現 ...全文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上周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發表報 ...全文
「凡藥皆毒,這藥盒上面清清楚楚寫着『毒藥』,為什麼你還說糖尿藥是『有益』呢?」黃女士滿臉疑惑地問。 「甲福明是 ...全文
當上小兒外科醫生近半世紀,至今回想起初次接觸這專科時,猶如命中注定般「一見鍾情」,立志以此為終身事業,冀為孩子 ...全文
X光、超聲波掃描、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醫學影像技術,可以透視人體器官、組織,助醫生 ...全文
全球正面對人口老化、人口持續增長的重大挑戰,同時間人們對醫療服務質素的要求亦不斷提高,如何可持續地提供全面且妥 ...全文
各準媽媽懷上孩子,心情難免既喜亦憂,一方面開心迎接新生命,另一方面又擔心胎兒能否正常發育、健康成長。 透過在懷 ...全文
筆者每天在診症室接見的病人,大多因形形色色的腸胃不適、消化系統毛病而求醫。經細問下便會發現,背後的原因與日常的 ...全文
一年又到芸芸學子入學與畢業的時間,看到一代又一代投身護理界的同學,由學護、護士至導師,擔任不同崗位。隨着時代變 ...全文
不時有人問我,為什麼會選擇神經外科?其實到現在我也弄不清是我選擇它,還是它選擇了我? 30年前的7月,我剛完成 ...全文
前列腺癌於2019年已成為本港男性第三大常見癌症,每年約有2500人確診,新症數目亦逐年攀升,相對10年前的數 ...全文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對很多人來說十分陌生,它是一種罕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 NMOS ...全文
傳染病歷史源遠流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發生的大流感,導致全球可能接近5000萬人死亡。過去百餘年中每次甲型流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