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75 個結果
頁數:1...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74

國家首批15萬盒抗疫中藥贈港

中央祭出多項支援香港措施應對第五波疫情,除了派出專家來港協助檢測,亦贈送大批中成藥。負責統籌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2年02月21日

中央挺港

... 一方面,有內地的「香港專家」斷定特區無法實現「動態清零」,因為缺少社會組織和思想基礎,終只會與歐美看齊。 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海闊天空曾德成2022年02月14日

林哲玄倡分區檢測 有結果前禁居民跨區

... 並非代表内地不相信香港專家,形容香港與内地專家交流是很常見的事。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2月13日

奢望「返鄉下」

... 慎樂觀的講法,即使香港專家也傳出類似的意見,不禁讓人心存奢望,終於有機會再去旅行了,或者說「返鄉下」探一探久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嚮往發呆林創成2022年01月28日

50個地方被納入強檢

... 愛莊月明中學;沙田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葵涌循道中學;石籬天主教中學;協恩中學;將軍澳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1月26日

單打獨鬥

... 究的不過數百人,在香港專門研究火山的,他笑言幾乎沒有什麼人。研究資源不多,出路少,不少家長都反對子女投身,他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26日

「香港所長」能否繼續成為「國家所需」

... 將是很大的疑問! 香港專業聯盟主席 註:根據《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港商和外商適用的鼓勵類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泛舟論章劉炳章2022年01月19日

工會不滿新巴城巴兼職冇獎金

香港專營巴士兼職從業員工會昨日開記招,批評新巴城巴出爾反爾,事緣兩巴早前與勞方達共識,將於本月21日向「全體員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短訊2022年01月17日

香港也要精準扶貧

... 亦需要精準扶貧。 香港專業聯盟主席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泛舟論章劉炳章2022年01月05日

律師組織監管須有助鞏固香港國際地位

... 獨立 法律服務作為香港專業服務的重要部分,其關鍵必然是香港的法治與司法獨立。2021年7月,立法會討論委任終審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劉健宇2022年01月01日

民主不再是一言堂

... 真正的國際都會。 香港專業聯盟主席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泛舟論章劉炳章2021年12月22日

從RCEP看香港的新機遇

... 優勢的良好平台。 香港專業聯盟主席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泛舟論章劉炳章2021年12月08日

訪港國家運動員傍晚參與大滙演

... 手鍾天使等,到馬鞍山港專本科校園,與中小學生交流,百米飛人蘇炳添與多名田徑及舉重選手,就到將軍澳消防及救護學院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2月04日

CY促港配合國家需要 免西方「卡脖子」

... 做強做大 梁振英在香港專業聯盟活動致詞稱,內地部分省份欠缺專業服務能力,香港專業人士有責任將國家專業服務做強做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1年12月04日

陳茂波:積極協助港專業服務參與國家內循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一活動時表示,港府會積極協助香港專業服務,透過大灣區為切入點,參與國家內循環,助內地經濟向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1年12月03日

梁振英籲專業聯盟成員為中港不懈奮鬥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於香港專業聯盟研討會致詞時,提到香港要乘「十四五」規劃機遇,擴大專業服務規模,放眼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2月03日

林鄭:爭取本港成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 報告》已提出要改善本港專利制度,而版權條例修訂工作近期重啟,令本港版權保護可以追上最新國際需求。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2月02日

醫思健康:全年併購額可超去歲

... 公布斥資1億元併購香港專科醫療中心70%已發行股本,完成後將擁有6個額外醫學專科;日前又宣布以1.29億元代價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1年12月01日

醫思健康:有信心全年併購額超過去年

... 1月公布斥1億併購香港專科醫療中心70%已發行股本,昨日公布以1.29億元代價收購連鎖牙科診所55%已發行股本 ...全文

即時新聞港股直擊2021年11月30日

頁數:1...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7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