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反對23條立法,晚上特首董建華發表書面聲明,表示理解及了解市民重視人權及自由, ...全文
... 行和平進行,時任特首董建華便只能用「早晨」回應,一大原因是當日並無其他反攻缺口。 事件發展至今,局勢已變得更加 ...全文
... 業率高企,但是當年以董建華為首的政府,仍然強推23條立法,香港人怒罵政府推23條力度甚至比抗疫更強,這個背景之 ...全文
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成立的《香港發展中心》,委託科技大學原經濟系主任雷鼎鳴採用科學方法估算遊行人數,指在下午3時 ...全文
... 一些相關的問題是,在董建華年代,為什麼搞「八萬五」這麼容易?那時地從何來?今天發展規模遠不及「八萬五」,為何卻 ...全文
... 特區就是立法不成功!董建華翌年更因腳痛而宣布請辭。 當時的反對勢力,並不站在就法而言法的法律專業角度,據法理力 ...全文
... 中共──早於回歸前,董建華已要求「華叔」司徒華停辦六四悼念活動,甚至解散支聯會,被華叔一口拒絕。踏入六四30周 ...全文
... 香港帶來的破壞「超過董建華、勁過梁振英」。胡志偉認為,當時的言論是反映他的憤怒,或有人認為他的說話不當,但他認 ...全文
... 帶給香港的破壞「超過董建華、勁過梁振英」。 「鴕鳥」了22年 明知會捱轟 林鄭月娥答覆時引述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 ...全文
... 條立法草案,不是導致董建華「腳痛」下台嗎?答案是肯定的,但今時不同往日,時移世易,如今中國已是有膽識且自信有實 ...全文
... 法遊行,才令時任特首董建華撤回23條立法並「腳痛」下台,但今次遊行人數未必足以令林鄭「腳痛」。 行政會議成員湯 ...全文
... 大民調風波,時任特首董建華被指透過港大校長,要求民研停止就特首及主要官員評分,則令民研由學術金字塔內走到社會層 ...全文
... 子大抵不變,除了特首董建華和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之外,全部都是港英時代的公務員。到董建華第二屆政府推動問責制,才肯 ...全文
... 的民調風波,時任特首董建華被指通過港大校長向鍾庭耀施壓,要求停止有關特首和港府民望的民意調查,干預學術自由。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