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是華山聖母重返天庭,隨即演第一幕,已經是16年後〈二堂放子〉的人間世。劉彥昌續了弦,膝下兩兒兄友弟恭,沉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6年08月30日
五六月的歐洲之行,筆者無意中碰見一些匪夷所思的觀眾做香港不會遇到的可笑事。6月1日在巴黎舊歌劇院Palais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6年08月29日
今年香港中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的樂季閉幕音樂會,作為號召的,都是剛屆70歲、藝術上和人生經歷上都已經無比圓熟的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6年08月25日
《路邊野餐》是一部要靠影迷和影評人去詮釋解讀的作品,從去年便在各國際電影節上屢獲獎項的這部電影,在口碑上的爭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鞠白玉2016年08月24日
暑假期間,舅父母一家從美國回港探親,表弟妹想看幾場劇場演出,當作night out的娛樂節目,也嘗試從中領會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甄小慧2016年08月23日
上月底,香港中樂團在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音樂會,上半場香港首演作曲家陳能濟的箜篌協奏曲《浴火鳳凰》,下半場是觀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李夢2016年08月22日
說到前衞,也許不少人會聽過John Cage這名字。他的《4'33"》曾點出前衞的價值。我今次在杜塞爾多夫(D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梁慧珍2016年08月18日
猶記學生時代的鄧世昌,在演藝演過我譯的《哈姆雷特》;看他這新秀編劇,為香港話劇團寫的《三子》,也捧老友老牌導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鈞潤2016年08月17日
「大花臉撟(音giu)眼淚」,是廣東話一句歇後語,「離行離迾(即「列」,音辣)」是也,從演戲角度論,比喻粗枝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6年08月16日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踏入第26年,今年的巡迴演出再次於香港開始。今年的香港演出在文化中心舉行,第一場(8月5日)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6年08月15日
筆者曾於本報推介京劇吉祥戲《龍鳳呈祥》(劉備招親),嗣後,一位粵劇愛好者如是說:「我發現,如能定下心來,參看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懋振2016年08月11日
無綫電視上周重播完31集《使徒行者》(2014),帶出危及香港治安、潛伏黑集團結構的問題,非常值得注意。
自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盧偉力2016年08月10日
今屆國際綜藝合家歡(IAC)的開幕節目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綠野仙踪》)有3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鄧蘭2016年08月09日
黃子華的號召力的確沒法擋,《前度》一出即掀撲飛熱潮。英國劇作家David Hare這齣原名《天窗》(Skyli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江藍2016年08月08日
邱少彬一生,平實低調,又充滿傳奇。去年底聞知他確診肝癌,對不沾煙酒的他來說,讓人難以置信,但認識他40年,他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6年08月04日
在柏林的5天,除了看了4天《指環》,還聽了一場Daniel Barenboim在柏林愛樂音樂廳指揮柏林國家歌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靖之2016年08月03日
康華刀馬旦應工,香港青年輩根基厚實,該數她的了。台上的她,扎大靠,表演靠把功架,無論翻身、跳轉,橫槍立馬,都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6年08月02日
土耳其鋼琴家Fazil Say相隔11年再來香港,和小交有兩場演出。其實第一場(7月21日)是迷你獨奏會,觀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6年08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