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937 個結果
頁數:1...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聯合瞞醫療事故 醜聞揭體制流弊

... 或關顧到當時正在應考中學文憑試(DSE)的Michelle,擔心影響其考試情緒才遲向家人解釋, 「Michel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05月11日

繪畫比賽 助中學生尋夢

... 同樣是17歲,剛完成中學文憑試的中學生,他們亦正向九倉申請獎學金,分別希望在英國或本地升讀藝術相關的學位課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7年05月05日

歷史試題 香港考驗

早前,因為今屆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試題觸及「中國共產黨指導原則」,在網上熱鬧了好一陣子,雖然有建制派議員質疑出這樣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政局筆記江麗芬2017年04月29日

成長學習周

... 級的同學由於準備應戰中學文憑試,學校多舉辦「誓師營」,加強他們的信心和鬥志。「個人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集體成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直資人語招祥麒2017年04月21日

網上賞綠有助減壓

DSE(中學文憑試)現正開考,有調查指應屆考生的壓力指數偏高,差不多一成半受訪者更表示壓力已達頂點。根據香港心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科網人語鄧淑明博士2017年04月10日

DSE中文聆聽卷連續三年甩轆

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卷昨早9時15分開考,原定11時40分結束,惟考評局提供的紅外線接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04月07日

提前教授漢語拼音 促進普通話學習效能

... 2012年度起由香港中學文憑試取代)自由選擇是否參與普通話科考試。 五十年代中國文字改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制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李楚成、梁慧敏2017年02月24日

評估能促進學習

... 就是對學習的評估,如中學文憑試、學校學期測驗和考試及全港性系統評核試等。對學習的評估是保障學術標準、資歷認可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校長開壇林日豐2017年02月18日

香港培正小學校長 分享教學特色 公開面試貼士

香港「培正」幼稚園、小學、中學的學生品學兼優,亦經常出產中學文憑試狀元,是香港深受歡迎的老牌學府。 近年,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幼小學府胡鳳意2017年02月16日

DSE應考人數續跌 明年或加價

中學文憑試(DSE)將於下月中展開,一眾考生已進入備戰狀態,本月中將陸續收到准考證。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唐創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02月16日

CityU SCOPE為香港中學文憑及國際文憑(IB)畢業生提供
在港修讀 三年取得英國大學榮譽學士學位升學新途徑

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成績符合33222入讀大學資格者,平均僅約得四成。七成多考生無緣入讀政府資助大學。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商情2017年01月27日

宣基中學校長媽媽 成就六科5**學生及「卓師」

去年在中學文憑試考獲六科5**的林嘉男,神舟十一升空載着的香港中學實驗,2004年的啟發潛能學校大獎,三者有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校長訪談胡鳳意2017年01月09日

熱烈祝賀左膠 連續成功爭取

... 國民教育、母語教學、中學文憑試、學能測驗等等,一直追溯到20年前的政策,從來未曾滿意的人,數也數不完。但偏偏,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獅子山學會白仲祺2017年01月07日

探索有效識字方法 打好中文閱讀基礎

... 讀的基礎,則也許日後中學文憑試中文科閱讀卷不再被稱為「死亡之卷」。 (本文為「兩文三語」系列文章之三,待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李楚成、梁慧敏2017年01月06日

科學教育 何去何從

... 好,但今時今日,不少中學文憑試考生為了提高入讀大學的機會,卻策略性地只選修一科理科,使理科的基礎變得薄弱。 「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2月02日

調整課改 減壓釋負

香港的中學課程自2010年開始,出現重大改變,334學制出現,中學會考與高級程度會考合併為中學文憑試(DSE)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周鑑明2016年11月19日

談資助與自資課程協調

... 中最大的理由應該源自中學文憑試學生數目的下降。 近年,應考中學文憑試的學生數目已經開始下降,並且預期在數年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何偉倫2016年11月11日

頁數:1...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