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04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美向進口鈾展調查 或開徵關稅

... 織擔心,經歷日本福島核災難後,多國對核電態度變得更謹慎,已導致業界近年經營環境欠佳。倘若再增加貿易壁壘、推高成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18年07月19日

港客走私日本輻射菜過皇崗被截

... .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難,內地至今仍禁日本12個縣市的食用農產品及飼料進口,包括福島、群馬、栃木、茨城、新潟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城市天眼2018年06月16日

特朗普:感謝金正恩踏出果敢第一步

... 普續指,世界從潛在的核災難中解脫出來,不會再有導彈發射、核試驗或是相關研究,人質也安全回家。他又感謝金正恩,稱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6月13日

小泉:安倍或6月下台
抨「賣地門」醜聞一開始就說謊

... 不過,2011年福島核災難後,小泉主張盡快廢除核電,經常批評安倍繼續使用核電的政策。 小泉在訪問中暗示,支持早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8年04月17日

傳解放軍演習佔領朝核設施

中國近期的一系列行動,包括早前東北邊境建設難民營、民眾學習應對核災難,以及昨天空軍機群成體系進入日本海,都被視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7年12月19日

吉林預防爆「二次韓戰」
建難民營 儲備物資 教導防核

... 為了教導民眾如何應對核災難,《吉林日報》昨在第五版詳細介紹核武器,以及「戰時空襲與平時災害有哪些共同特點」,並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7年12月07日

311風波:選管會代特區政府受靶

3月11日在日本是個敏感的日子,勾起許多傷痛回憶。自2011年爆發大地震及核災難以來,每年這天日本都有哀悼活動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金針集金箴2017年12月04日

美太平洋司令:朝核「災難禍因」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周二警告,北韓核武是「災難禍因」,美軍將繼續向華府提交針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7年10月19日

日選戰開鑼 小池籲結束安倍獨大

... 昨針對2011年福島核災難的最大宗集體訴訟作出判決,裁定東京電力公司與日本政府須為損害負責,責令他們向約380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7年10月11日

核電陰霾重 股價勢波動

... 自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難後,擁有大量核電業務的公用事業股一直陷於困境,尤其是經營福島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下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THE LEX COLUMN2017年10月03日

孤獨又燦爛的地球 ──破壞與救亡

... 最為人熟悉的日本福島核災難,令全球反思使用核能的問題帶來的缺陷、污染和危險。幸好過去幾十年來,新發動機技術蓬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電視導賞林艷虹2017年05月10日

憤怒與祈禱

... 的描述製作,足以警示核災難的可怕後果。 看了廣島的原爆遺蹟後,最近筆者又前往第二枚原子彈所投擲的長崎市參觀,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通識岑逸飛2017年04月06日

機械人演戲

... 主角,電影拍攝於發生核災難之後,在撤離之時,此名女性機械人對「她」的主人(Bryerly Long飾演)一直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7年03月31日

福島童飽受「核欺凌」

周六(11日)是日本東北大地震6周年,不少家庭仍因福島的核災難而暫居其他地方,但他們均面對「核避難欺凌」,其中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7年03月11日

安倍可望三連任 問鼎在位最長日揆
見證2020東京奧運 修憲與經濟成挑戰

... ,經濟增長乏力;福島核災難後,民間反核聲音高漲,政府重啟核反應堆面對極大阻力;沖繩美軍基地連串問題亦削弱政府威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7年03月06日

醜聞不斷 百年東芝末路?

...  他指出,2011年核災難後,日本政府繼續推動核科技出口政策。安倍翌年上台,推動力度有增無減,是因為基建出口特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EJ GLOBAL plus 寰球信識盧燕儀2017年03月04日

東芝「核災難」 末日恐不遠

要怎樣避免壞消息公諸於世,東芝選擇左閃右避,是拖得就拖,但要來的始終會來。這家不斷在困境中掙扎的日本電子製造商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THE LEX COLUMN2017年02月16日

德國核電 爭議不斷

... ,德國政府在日本福島核災難後加快關閉核電站的決定,侵犯了部分公用事業的財產權,受影響公司有權獲得賠償,RWE和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THE LEX COLUMN2016年12月08日

華為的奇蹟

...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難,華為不但沒有撤離反而加派人手,在一天內就協助Softbank、E-mobile等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女播天下呂婉瑩2016年12月07日

當寬鬆貨幣政策走到盡頭

... 槓桿而互相踐踏的金融核災難。 那麼,若果貨幣寬鬆開始失信,那還有什麼板斧可推動經濟? 其實,早前在杭州舉行的G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圖分析伊馬仕2016年09月21日

頁數:1 2 3 4 5 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