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000 個結果
頁數:1...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150

美銀:中國市場從可交易轉向可投資

路透引述美國銀行證券分析師團隊報告指出,投資於中國的論據已經有所改善,受市場表現、DeepSeek的人工智能(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18日

法國外貿銀行調高內地今年GDP預測至4.7%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發表「中國經濟2025良好開局,政府可能繼續將增長目標設為5%」為題報告,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18日

花旗:習近平民企座談會助支撐互聯網行業估值

... 要性,以及民營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增長的貢獻。參會企業家名單突出互聯網、科技、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車行業,因其在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18日

俄否認OPEC+擬推遲原定4月開始增產行動

... 制伊朗原油出口,加上中國經濟好轉,令到市場有能力吸納有關的增產幅度。 石油出口國組織與沙特阿拉伯拒評上述消息。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5年02月18日

民企激活人工智能 市場熱度未減

... 的認可下,民企有望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科技類企業,值得繼續看好。 靈活多變的民企成功帶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5年02月18日

習主席晤民企 力挺科技創新

... 整。長期以來,民企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和最重要的增長引擎,近年來,政策和監管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民營企業備受打擊。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5年02月18日

民企「少管」出奇蹟

俗語有云「大力出奇蹟」,但對中國經濟來說,要夠「大力」之餘,往往是「管得愈少」愈有機會出奇蹟。DeepSeek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25年02月18日

星展:港商業地產歷痛苦調整
空置率續偏高 市場反彈靠內地復甦

香港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星展集團首席經濟學家Taimur Baig認為,主要因為中國經濟轉型,令本港失去內地龐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專訪2025年02月18日

全國兩會 這些事值得香港關注

... 出意見和建議。 隨着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透過兩會看發展」、「透過兩會看中國」已成為國際輿論追逐的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維港鐘鳴屠海鳴2025年02月18日

習近平民企座談會含科量十足 分析:默認民企科創重要地位

... 民營企業備受打擊,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後果。習近平會見中國民營企業家,顯然是中國對民營企業政策的重大調整。今次會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17日

華爾街大行在華市場壓力急增 據報最壞或退出中國

... 正受到兩面夾擊,包括中國經濟低迷抑制交易流,以及美國對中國投資施加愈來愈多的限制;隨着中美兩國都加徵新關稅,前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17日

人行:消費需求可更強

... 及支持性的貨幣政策;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強勁,人民幣滙率基本保持穩定。他指出,穩定的人民幣在維護全球金融和經濟穩定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02月17日

中國應當如何應對特朗普2.0?(下)

... 李稻葵去年初就着當前中國經濟情況發表報告,提出中國擁有龐大的經濟增長潛力,卻要重點解決7個中心問題,當中包括房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政思故我在黃裕舜2025年02月17日

穆迪:港聯繫內地 評級難上調

... 降至「負面」,主因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其金融風險的更廣泛影響。特區政府當時回應稱,香港與內地不斷深化和擴大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5年02月17日

兩會臨近 政策受惠股接力上

... 技產業正逐步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支柱,令經濟增速再次加快。 經濟學家林毅夫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亦預期,今年中國經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5年02月17日

林毅夫料今年中國經濟好於去年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表示,2025年中國經濟狀況總體來說會比2024年好。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2月16日

內地樓市未回穩 通縮壓力難紓

就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而言,外國主流媒體及投行都認為,通貨緊縮、消費低迷、工業生產放緩、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脅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中國易憲容2025年02月15日

兩會前流動性缺口料達3萬億

... 仍存在。 ING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林稱,如果降準推遲到兩會之後也不足為奇,因為目前市場處於觀望狀態,而且多數經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02月15日

華FDI淨減1680億美元 34載最差

... 年恐持續 報道指出,中國經濟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已導致一些公司減少投資;同時,中國急速轉向發展電動車,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02月15日

中國「斯普特尼克時刻」來了

... 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展。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將來自幾個方面,分別是製造業優勢、「一帶一路」、自動化領先及內需潛力。 總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財智博立洪龍荃2025年02月15日

頁數:1...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15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