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69 個結果
頁數:1...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74

以人類智慧 豐富人工智能

這是人工智能起飛的時代,全球難題困擾人類的時代。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以人類智慧和人文情懷,去豐富冷漠而高效的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錢大康教授2017年12月01日

培養下一代 從身教做起

古今中外,不少智者或教育家均提到在教學中口授知識往往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言教遠不如身教,老師自身行為作出的示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大琪2017年11月25日

閩僑小學 推行津校國際化

「自2002年開始,除本地學生外,亦取錄非華語學生。」閩僑小學校長葉淑婷簡單道出學校特色:「我在2015年來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幼小學府王嵐2017年11月23日

持續進修基金應轉型培育數碼人才

為鼓勵市民持續進修,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將向持續進修基金額外注資15億元,並優化基金運作,擴闊課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議政莫乃光2017年11月17日

STEM與STEAM

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和STEAM教育(STEM加上藝術Arts)最近在不同的平台上都被熱熾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直資人語黃廣威2017年11月10日

回應《施政報告》創科建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剛發表了第一份《施政報告》,在創新科技方面着墨不少。近年政府為鼓勵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力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管錦言洪文正2017年11月04日

再生醫學返老還童概念吸金實錄

人有錢之後就要保命,這是從秦始皇煉丹至今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今時今日不用秦始皇代勞,其實很多風投除了投資AI虛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私募廣角鏡鄧文耀2017年11月04日

STEM的教育寓意

踏入工業革命4.0、Web 5.0、5G、人工智能的世代,盡顯人類文明急速步伐,稍一差池,只會淹沒在科技洪流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家勤2017年11月03日

云爾錄 : 河套發展公眾意見交城規會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昨日在立法會回答議員查詢時,表示規劃署正整理公眾對落馬洲河套區【圖】分區計劃大綱圖意見,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11月02日

Tech firms urged to do more on extremism

US tech firms such as Facebook Inc. and Twitter Inc. should be more aggressive in tackling extremism and political misinformation if they want to avoid government action, a study from the World Econom ...More

EJ Insight2017-10-31

演習命運

如果命運能演習,現實中,不致接納一生每步殘酷抉擇?心忖,讓我們有機會綵排過後,多少人有勇氣踏上台板?血仍未冷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老鷹傳奇令孤思聰2017年10月27日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培養航天科技人才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原為聖公會始南小學,由周效良先生創辦於1957年,原校校址在黃竹坑新圍村。「起初的校舍是我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幼小學府王嵐2017年10月26日

In defense of the 1.5°C climate change threshold

The Earth today is more than 1°C hotter than it was in pre-industrial times, and the terrible symptoms of its fever are already showing. This year alone, back-to-back hurricanes have devastated Caribb ...More

EJ Insight2017-10-24

有藥服藥 無藥補身

過去兩天談及「脊髓肌肉萎縮症」。有人向特首請願,希望政府能安排一個新藥在香港出售。那個藥有多「新」?美國的FD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康和健顧小培2017年10月20日

保良局慧妍雅集幼稚園 混齡上課學朋輩相處

「我們學校以混齡的方式來學習,兩班不同年紀的同學會一起玩,希望由哥哥姐姐帶領,讓較小的同學有一個學習模仿的對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幼小學府王嵐2017年10月19日

科技與體制創新同樣重要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10月11日發表她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以下簡稱《施政》)。筆者認為《施政》中的「創新及科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視野黃錦輝2017年10月16日

八措施谷創科 設督委會特首領軍
5年內研發開支倍升 目標每年450億

香港近年常被指創新科技發展落後,因此特首林鄭月娥在房屋政策以外,把其施政重點放在本地科技產業上,亦與近期提倡「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7施政報告_科技起跑2017年10月12日

How this STEM teacher promotes fun learning

In Hong Kong,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is a new buzz-word in education. Various new programs, including robot design and coding, are introduced to a growing number of st ...More

EJ Insight2017-10-09

慳家STEM Sir玩創孩子心
活用四驅車做教材

不少老師聞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色變,不想應付這個涉及跨學科兼難以備課的任務。不過,聖公會聖彼得小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 創科鬥室2017年10月09日

科學教育新動向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今年6月中旬,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小鎮阿斯潘,舉行了第一屆「像科學家一樣思考」高峰會(Thinking Like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大琪2017年10月07日

頁數:1...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7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