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72 個結果
頁數:1...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74

林鄭穩袋150提名票入閘
獲民建聯推薦 經民聯及區議員支持

特首選舉提名期今天開始,參選人林鄭月娥搶先獲手握逾百張選委票的民建聯,以及有約20張票的經民聯雙雙表態支持。林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特首選戰_提名期第1天2017年02月14日

胡曾入閘後 且靜觀其變

說胡曾,不說曾胡,是因為我判斷胡國興才是真命天子,餘皆虛妄。當然我是可以估錯的,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這一刻估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王岸然2017年02月14日

得師奶者,得天下

特首選戰開始進入高潮,未來香港前途命運就決定於這兩個月。一班口痕友食飯吹水時說:現時的形勢是「中央」已經表態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女播天下張寶華2017年02月13日

曾俊華建六成公屋是否可行

特首選舉如火如荼,被認為大熱的林鄭月娥至今只提出願景,未有具體政綱;暫時民望最高的曾俊華則提出75頁競選政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陳紹銘2017年02月13日

曾俊華轉稱重啟政改無前設覓共識
延後23條立法 指沒信心2020年前完成

曾稱人大8.31決定是下次政改基礎的特首參選人曾俊華,昨天表示若當選,會提議就重啟政改進行「無前設、廣泛的諮詢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特首選戰2017年02月13日

長毛參選特首 只屬醉翁之意

長毛梁國雄要參加特首選舉早有所聞,現在才現身,也不足為怪,其他泛民人士也不是感到意外,只是感到無可奈何多過措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赤琰2017年02月13日

堅守原則 策略部署

... 一位民主派候選人進入特首選戰,策略是要製造政治壓力給其他建制派候選人,令他們起碼要較正面地回應民主派一直所追求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法治人戴耀廷2017年02月11日

林鄭指CY2.0標籤不公道

行政長官參選人林鄭月娥周五表示,今次選舉有很多「CY 2.0」及「中央欽點」等標籤,對她不是很公道,強調選舉是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特首選戰2017年02月11日

中央不任命 後果會怎樣

長毛梁國雄宣布出選特首,雖然造成泛民內部的一些紛爭,但是不會影響泛民的「造王大計」。泛民選舉指揮部已經決定不理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吳歷山2017年02月11日

行政長官選舉形勢

星期二(2月14日)開始,特首選舉提名,直至3月1日,任何特首參選人手持150張選委選票,便能進入閘廂,展開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17年02月11日

曾俊華可令海外港人回流

前往普林斯頓大學讀本科前的暑假,友報為我做了一次專訪,我說我受了這個城市莫大的恩惠,將來一定會回港服務。訪問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自由的國度盧安迪2017年02月10日

唐英年撐林鄭 繑手密斟
友好協進會擁194票 會長表支持

擁有194名選委的友好協進會,昨會見參選行政長官的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身兼政協常委的會長戴德豐表示,希望林鄭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特首選戰2017年02月10日

民主派要善用選票兼顧理想現實

曾俊華用眾籌方法籌募競選經費空前成功,至截稿前,捐款人數已經高達兩萬多人,捐款總額超逾450萬元。無論從什麼角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大班人語鄭經翰2017年02月10日

同行共建香港營

... 和誰勝誰負。 不過,特首選戰只是一時,香港的管治和發展卻是永續,特別是經歷內耗撕裂的煎熬,誰上誰落固然重要,但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陳建強2017年02月10日

長毛參選特首 泛民困擾
涂謹申:或助梁振英2.0被欽點到

早傳有意競逐下任行政長官的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 昨正式宣布參選,但前提是須於「2017特首選舉民間全民投票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特首選戰2017年02月09日

貶人為薯片葡萄奶粉的禍害

... 不同參選人的內涵。 特首選戰是否一場君子之爭,其實不取決於參選者,而在受眾。如果人人都只為泥漿摔角抹黑擲糞歡呼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政治誅心學黃永2017年02月09日

葉劉淑儀

...全文

2017年02月08日

胡國興

...全文

2017年02月08日

林鄭月娥

...全文

2017年02月08日

曾俊華

1951年4月21日生於香港,現年65歲,祖籍廣東省台山市斗山鎮。1965年舉家移居美國,1973年畢業於美國 ...全文

2017年02月08日

頁數:1...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7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