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上周探討過一些港、美股市周期現象。其實,要驗證或尋找股市,甚至樓市和經濟數據等可能存在的周期特性,往往牽涉 ...全文
恒指「五窮、六絕、七翻身」的順口溜,今年暫時只應驗了「五窮」的說法,來到周期特性甚強的7月份,又會否跟着「翻身 ...全文
... 面(詳見6月29日「沿圖論勢」)。不過,市場對中央將增加基建開支、振興經濟的期許,又是否樂觀呢? 從價格行為角 ...全文
筆者月初曾探討港股後市發展,並指出積弱因素依然存在,繼續探底機率仍然較大(惟不代表探底期間不會出現較似樣的反彈 ...全文
近日挾人工智能(AI)熱潮,加上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加息周期近尾聲,美股氣勢如虹,尤其科技含金量重的納指100。 ...全文
上周本欄透過宏觀和資金流向角度,探討港股後市發展。本周嘗試從企業盈利前景的微觀角度,看看最新變化。在探討相關情 ...全文
筆者上周於「沿圖論勢」一欄指出,從資金透過「滬深港通」渠道(即「北向資金流向」)流入A股的情況,某程度可窺探基 ...全文
港股以至內地股市表現弱不禁風,已不是近日才發生的事情,箇中原因為何?更重要的是,當前弱勢何時完結呢?筆者試從宏 ...全文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就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的討論,仍然處於膠着狀態,逐漸逼近財長耶倫所提及死線(X-date)的日 ...全文
從板塊或個股角度看,近期銀行股尤其內銀表現可說頗為強勢。其中市場熱炒「中特估」概念,即估值修復故事,是推動「中 ...全文
... 11月17日刊出的「沿圖論勢」),據平均往績,衰退確認出現11個月後,美股才見底、開展牛市升浪。由此看來,視乎 ...全文
不經不覺,已是2023年5月,開始步入周期表現較弱的月份。本地及外國投資者分別有「五窮六絕七翻身」或「Sell ...全文
... 019年5月30日〈沿圖論勢〉)。故從後者的變化,推算香港零售表現應有一定準繩【圖1】。截至今年2月底止,本地 ...全文
港股近月兩項市場活動漸活躍,一為供股/配股集資,二為企業回購(Buyback);從歷史角度看,現時程度雖未達十 ...全文
根據數據分析顧問公司GlobalData資料,過去一個季度於Twitter和Reddit等社交平台上就「去美元 ...全文
過去兩個多月以來,不少上市企業陸續公布上個財政年度的業績。其中,恒生綜合指數500多隻成份股已發布成績表的比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