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政府普通科門診及地區康健中心是市民常接觸基層醫療的第一站,在這些地點落實試行「社會處方」,無疑是個不錯的選 ...全文
... 務點,與全港18區的地區康健中心/站,組成網絡提供女性基層醫療服務,陸續取代衞生署的婦女健康服務。 每年的十月 ...全文
... 其他市民亦可到25個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或到參加了疫苗資助計劃的私家醫生診所接種。 香港一般每年經歷兩個 ...全文
... 引;明年內會增加6個地區康健中心提供「健康心靈先導計劃」,為參加者提供免費精神健康評估與跟進安排。 嶺大心理學 ...全文
... 康。 七是目前有3個地區康健中心透過「健康心靈先導計劃」,提供免費精神健康評估和安排跟進,成效良好。政府會於2 ...全文
... 現在全港18區均設立地區康健中心的目標;強化公營及資助牙科服務,透過地區康健中心及非政府機構,加強於社區提供口 ...全文
... 進一步透過家庭醫生和地區康健中心的社區醫療網絡,並透過共付模式,鼓勵市民及早管理自己健康,減少慢性疾病帶來的痛 ...全文
... 以便他們到家庭醫生或地區康健中心作適當跟進和治療。 衞生署提醒市民,只有收到衞生署以郵寄方式發送的邀請信,並已 ...全文
... 層醫療署轄下的25個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及其服務點;以及醫院管理局的74間普通科門診和38間公立醫院,讓市 ...全文
... 共基層醫療網絡,增設地區康健中心,同時結合北區文化特色規劃文康場館,並補齊社福、商業等基礎設施短版。 劉國勳建 ...全文
... 期工作。在18區成立地區康健中心,第一間在2019開始運作,由非政府組織營運,政府基層醫療服務處監管,康健中心 ...全文
... 社區為本」理念,透過地區康健中心網絡及「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推動「一人一家庭醫生」模式,期待與新加坡衞 ...全文
... 療,在全港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希望協助參加「慢病共治計劃」及其他政府支助計劃的社區家庭醫生,可以更有效做好 ...全文
... 療疾病。 家庭醫生及地區康健中心的專業團隊,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家族病史等因素,替他們制定健康人生計劃,提供 ...全文
... 、低糖、低油等菜式,地區康健中心亦積極推進「健康人生計劃」,協助不同年齡層市民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及提高自我健康 ...全文
... 的婦女,須先登記成為地區康健中心或站的會員。康健中心或站會為她們安排健康風險及基本婦女健康評估和配對家庭醫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