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85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開拓公營醫療持續發展之路

... 培育新一代人才。 在挽留人手的同時,亦積極吸納世界各地醫療人才。 我們自去年起加強招攬非本地培訓醫生,有關醫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范鴻齡2024年06月12日

公務員加薪中庸 設獎勵制振士氣?

... 勵作用微乎其微,難以挽留人手。 行會召集人兼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說,按現行機制,公務員調整薪酬會考慮六大因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24年06月05日

楊何蓓茵:公務員劃一加薪3%

... 引年輕人入行,亦難以挽留人手。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6月04日

銀行券商市淡裁員 轉投公營職位趨增

... 透過加薪及派發花紅等挽留人手。 外在環境方面,近年金融行業比較疲弱,部分公司需要裁員削開支,令金融監管機構人員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4年06月03日

高拔陞:醫護流失率稍回穩 仍以本地培訓為主

... 醫管局已推行不少措施挽留人手,包括改善待遇及工作環境等,初步見到成效;今年8月的醫生數目按年增加約100人,但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0月22日

范鴻齡:將增聘非本地培訓護士

... 失率較高的職位,反映挽留人手計劃奏效。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6月29日

香港電車:暫無意申請加價及輸入外勞

... 已透過加薪等安排盡量挽留人手,但由於電車司機須要熟悉交通路線及進行培訓,因此並無計劃向政府申請輸入外勞。 至於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6月26日

盧寵茂:有信心今年開展跨境移植機制

... 有發展空間,相信有助挽留人手。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6月24日

陳國基:醫管局努力挽留人才

... 政總裁高拔陞透露,為挽留人手而推出的低息置業貸款計劃,短短數月收到逾1100宗申請。 未來加強公私營合作 高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3年05月17日

醫管局低息購屋貸款留人計劃 接逾千宗申請

醫管局在灣仔會展舉辦一連兩日研討大會。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已採取多項措施以吸引、培養和挽留人手,亦優化了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5月16日

大灣區「9醫70護」4月到港工作

... 0.5%;高拔陞認為挽留人手措施初見成效,尤其退休後重聘計劃反應理想,除可填補人手,也能提升經驗。員工貸款計劃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3年03月24日

范鴻齡:醫生流失率稍緩和 高拔陞下月赴英搶人才

... 生見面。 至於醫管局挽留人手措施,范鴻齡指反應良好,其中員工貸款計劃已接獲逾930份申請,目標今年中落實貸款安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3月23日

【預算案】醫管局:感謝政府公共財政壓力下仍投放資源

... ,會繼續透過不同措施挽留人手和吸引人才加入公立醫院服務,亦會全力參與及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促進兩地公營醫療服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2月22日

孫玉菡:醫管局挽留人手措施反應正面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書面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醫管局早前推出一系列挽留人手措施,反應正面,截至去年12月,共有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2月15日

國泰經營復甦 加薪3.3%派雙糧

... 少。 工會:市場水平挽留人手 國泰於2020年進行資本重組時削減了8500個職位,涉及約5300名駐港員工。直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2年11月22日

九龍西聯網眼科輪候要等近4年

... 及兼職形式增聘醫生及挽留人手。 劉家獻盼醫護離職潮可停止 內科情況也差不多,7個聯網有3個需輪候近兩年。醫管局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2年11月01日

劉澤星:每年七成醫科畢業生接受專科培訓

... 這幾年已做了很多工作挽留人手,包括提供更多晉升機會、幫助置業、以及減低工作負荷,以改善工作環境。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10月31日

【施政報告】醫管局:助提升公營醫療服務質素

... 增加晉升及培訓機會去挽留人手和吸引人才加入公立醫院服務。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10月19日

亞馬遜貨倉運輸工人獲加薪

... 視為有助其在年尾旺季挽留人手與聘請新人。 亞馬遜在全球聘用逾150萬全職與兼職僱員,逾半數是在美國工作。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2年09月29日

調查:次季餐廳信心指數創兩年半新高

... 餐廳計劃於第三季加薪挽留人手,42%則計劃聘請更多員工,26%甚至計劃於第三季開設新分店。然而,新冠疫情確診個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2年07月26日

頁數:1 2 3 4 5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