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275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64

G7峰會再涉華議題 外交部:已提出嚴正交涉

... 籲中國避免市場扭曲和產能過剩,對中國在東海、南海破壞穩定活動表示嚴重關切,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中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6月18日

「唔夠垃圾燒」反映中國經濟實況

... 。 補貼建焚化廠 釀產能過剩 最後,正因為中央政府重視環境治理,各地政府近年大力補貼垃圾焚燒廠興建,既促進基建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25年06月18日

終結車企內捲第一滴血

... 造,結果長年無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為了去貨唯有蝕賣,最終各國擔心影響國內製造商,便對產品施加關稅,亦變相大減出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由「聰」之言何啟聰2025年06月13日

港股估值仍低 勢刷今年新高

... 籲?基於整個行業已經產能過剩,吉利汽車將暫停其產能擴張計劃。 與社交媒體及電子商貿等科網企業不同,汽車行業資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求知者筆記林少陽2025年06月11日

防「內捲」變「外捲」 產能不宜過剩

... 球汽車工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吉利已調整戰略,不再投資新建汽車生產工廠,也不擴大現有產能。他說:「我們要做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5年06月11日

中國連續4月通縮 勢谷消費脫困

... 業物價走勢都較弱,「產能過剩引致價格戰,企業利潤承壓,變相工資增長受壓,需求疲弱,令產能過剩情況加重」的循環勢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5年06月10日

憧憬政策支持 後市走勢可看好

... 內不少行業目前均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在貿易戰影響下,企業出口之路難免受阻,更多產品被迫出口轉內銷,令國內產品競爭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5年06月10日

全球汽車產能過剩 吉利稱不建新工廠

... 世界汽車工業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吉利決定不再建設新的汽車生產工廠,不搞重複建設。 李書福:與同業展開合作 李書福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06月09日

李書福:全球汽車業嚴重產能過剩 吉利不再建設新車廠

吉利汽車(00175)母公司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表示,當今世界汽車工業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吉利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6月07日

建銀國際:內地下半年關注十五五規劃

... 有某些行業現存也出現產能過剩和過度競爭,如新能源汽車行業便呈現過度「內捲化」,這些問題在實務規劃上有需要解決。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6月06日

關稅戰丨歐盟貿易專員:與美國談判正取得進展

... 籲美國和歐盟合作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5年06月04日

憧憬中美元首通話 恒指彈逾300

... 如何解決因需求疲弱及產能過剩而導致的通縮壓力。倘若通脹無法重臨,股市亦難以有好表現,因為企業難以在沒有通脹的情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06月04日

盧米斯賽勒斯:投資者正待中國實施更多財政刺激

... 如何解決因需求疲弱與產能過剩而導致的通縮壓力。倘若內地通脹無法重臨,股市亦難以有好表現,因為企業難以在沒有通脹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5年06月03日

北水南來趨勢料持續 增防守性應對貿易戰

... 土仍有不少問題,包括產能過剩、人口結構老齡化、通縮風險等,但內地在科技創新方面未有後退,發展仍欣欣向榮。中國每 ...全文

財富管理基金2025年06月02日

思博瑞:另類投資成新趨勢
宏觀環境不明朗 分散風險持續

... 亦能吸引更多資金。 產能過剩 料更多整合併購 他續稱,現時金融服務機構面對的競爭愈來愈大,客戶要求大增,要有更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06月02日

北水撐起港股 宜增防守板塊添回報

... 還存在不少問題,包括產能過剩、人口結構老齡化,以及通縮風險等;不過,內地在科技創新方面未有後退,發展欣欣向榮。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灼見謝企剛2025年06月02日

大摩:電動車減價戰揭產能極過剩
倡重啟供給側改革 提振消費緩通縮

... 強認為,情況反映內地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價格持續向下將導致通縮問題揮之不去。他建議政府應該推行更廣更深(bigg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5年05月31日

山東化工廠爆炸 中央限日查畢

... 起供應危機,反而出現產能過剩。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25年05月29日

Stellantis美業務主管升任CEO

... tis亦正在應對歐洲產能過剩問題,以及中國車廠在歐洲市場的競爭。 自唐唯實去年12月離任後,負責營運Stell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25年05月29日

香港經濟避免「內捲」 政府該出手就要出手

... 賣得夠快,否則就是「產能過剩」,若然內需不足,去庫存最有效的辦法自然是減價。 較早前,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5年05月27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6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