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看手語傳譯員蘇劍雲(Billymarken)的專訪前,大家先要接受教育──
當大家以為把聾人喚作「聽障」是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23日
蘇劍雲以前的英文名是Billy,現在是Billymarken,「Marken是我的另一個英文名,本來是我從事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23日
羅國湧(Anthony)身兼多職,除了在理大及科大教書之外,還在利民實業(00229)從事產品研發。他是實幹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20日
羅國湧辦公室的枱頭放置了數部他的發明,其中一部叫做EVQ Sense,「Environmental Quali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20日
台灣已故漫畫家鄭問以武俠作品知名,其水墨漫畫不但在台灣闖出名堂,他更成為第一位打進日本市場的台灣漫畫家,作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18日
王婉柔投入紀錄片創作只是巧合,大學主修中文,後來去英國進修劇本寫作,回台灣後想找舞台劇或電影的工作,卻因為有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18日
鄭兆聰(Ricky),前香港足球先生,也是首位獲得百萬年薪的香港球員,年僅16歲出戰哥斯達黎加頂級聯賽,第一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1年08月17日
五十年代大量人口從內地南逃來港,一些人帶着珍貴的書畫文物,被藏家爭相搶購,也讓本地累積了一定的重量級收藏,部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16日
一代音樂人黃霑離世多年,影響力仍沒有減退,他所作曲及填詞的多首作品仍為人唱頌。港大社會學系名譽副教授吳俊雄曾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14日
研究黃霑多年,吳俊雄覺得他是一個很複雜的人,在朋友眼中他很難相處,喝醉酒會發酒瘋,曾破壞羅文的演唱會,也公開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14日
真正稱得上文青的人,要具備很多條件,首先年紀要夠輕,其次穿衣要簡樸雅致,其三若有一份與文藝相關的工作會更好,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10日
除老店外,林曉敏也對一些廢墟感興趣,有時更會孤身一人探險。「唐樓其實是頗危險,因有時被露宿者和道友進佔了,但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10日
港鐵宋皇臺站在興建時意外發現一個大型的宋朝聚落遺址,有多座古井和大量陶瓷器物出土,讓公眾驚訝不已,要求原址保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09日
Bryan Fish,是海洋公園水上樂園的執行總監。
入水能游,出水能跳。他的姓氏是真的,中文直譯做余,叫余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06日
曾經作為救生員的Bryan,救過多條人命。
「在Wild Waters某泳池,有一個淺水與深水交接的位置,這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06日
泰裔街坊Tawan在九龍城居住了十多年,搬到啟德道約9年,他早在1988年來港做廚師,跟樓面學會了一口流利廣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04日
九龍城的舊樓矮小,人口不多,人與人的連結因而更緊密。起初區內住的以潮州人為主,近20年因租金便宜多了泰國人遷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04日
東京奧運燃點全港運動狂熱!張家朗在男子花劍摘下香港歷史第二面 奧運金牌,隨後何詩蓓在游泳項目勇奪兩面銀牌,未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8月03日
奧運當下,張家朗、何詩蓓奪獎一刻,引爆香港人久違的希望與快樂,證明肯堅持和付出,就有機會成功。提到過去20多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1年08月02日
蘭桂坊有不少傳奇人物,其中一個同樣經常以貓王打扮,以及拿着結他到各酒吧賣藝獻唱的,叫做Melvis。Achal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