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科學界近年美談:盧煜明是最有機會獲諾貝爾獎的香港科學家,他也可能是最懂得將自己科研成果商業化的學者。擔任香 ...全文
... 試會否開花結果。今年諾貝爾獎的「破壞性創新」,就是一例。 作者為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編者按 ...全文
... 家聚首一堂,包括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大獎構建國際學術交流平台,推動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地位,提升大中華科研實力和影 ...全文
2025年10月28日
... 者和研究團隊曾被提名諾貝爾獎,證明香港在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認可。 培養諾貝爾獎候選人,香港擁有良好的科研環境和 ...全文
著名物理學家兼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上周六(18日)在北京辭世,享年103歲。楊振寧遺體告別儀式,今早在北 ...全文
... 出眾多頂尖經濟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強大的數據文化和政府透明度。政府提供大量高質量數據,成為學 ...全文
... I專家外,聯署者不乏諾貝爾獎得主、媒體、宗教界及政經人物,包括特朗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以及英國哈利王子和妻子梅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2025年10月24日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上周六(18日)於北京病逝,享年103歲。楊振寧曾任中大博文講座教授,中大校方特別為他設置弔 ...全文
... :「將來有一天我要拿諾貝爾獎!」其身為數學家的父親楊武之聽到後並沒有放在心上。 1929年,楊武之獲聘為清華大 ...全文
... 間和心力,去真正讀懂諾貝爾獎的價值。 大家不妨可以親身閱讀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的資料。網站中有「Popular I ...全文
... 出,楊振寧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回國後為國家作出很多貢獻,希望能夠用楊的事跡激勵孩子。 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是 ...全文
... 43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發出聯署信,既支持這一倡議,也支援實現其目標的議程。該議程包括加強機構建設、解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Joseph E. Stiglitz2025年10月18日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得獎者名單,隨着經濟學獎公布後,各個獎項已塵埃落定。今年諾貝爾和平 ...全文
今年最後一項諾貝爾獎結果出爐,經濟學獎由3名歐美學者獲得,表揚他們建立理論,解釋以科學為基礎的創新,如何驅動經 ...全文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結果公布,由Joel Mokyr、Philippe Aghion和Peter Howi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