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傳統的團圓佳節,也是夏秋氣候轉換的分界點。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養生,應據不同時段,選擇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9月03日
俗語說「熱在三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便是「末伏時段」,故高溫持續。一般人會在高溫之日子,大量吃寒涼食物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8月20日
紅木家具的好處很多。首先,它沒有甲醛等影響健康的污染物,能保障健康,其次,它是一件承載着歷史和文化的藝術品,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8月13日
我國傳統家具經過歲月累積,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努力下,不斷創新、改進、去蕪存菁,在明清時期達到藝術成就的巔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8月06日
我國傳統家具,自商周到清末及近代,歷經了盛衰磨變,在明末清初達到了我國家具藝術成就的頂峰。現在,各種各樣的家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7月23日
農曆七月被中國人稱為「鬼月」。民間相信,在七月初一,閻王將鬼門打開,讓鬼魂到陽間享受人們的供祭;鬼門在七月的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7月16日
我國傳統家具蘊含了易經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選材上,崇尚傳統的原木,追求自然之美;裝飾設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7月09日
筆者專研「天時、地利、人和」,古稱「三才學」,以明清家具為代表的傳統家具,也含有這套「三才」學問。 我國傳統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7月02日
夏天,是吃荔枝的季節,今期一述荔枝木和酸枝木的由來。酸枝木是明清時期廣泛應用的紅木樹種之一,特別是清中期以後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6月18日
筆者好古,二十多年前曾在港大SPACE教授有關中國傳統家具的課程,現將一點有關心得,拋磚引玉。今期,先說黃花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6月11日
本欄上月介紹了「三高」的危害及防治要點。其實,五行屬土的黃種人,尤其是中國人,可謂土型人中的土型人,因其濕重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6月04日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兩年多了,還未完全終結,很多人少了出外鍛煉身體,使「三高」人群在不知不覺中擴大,而且發病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5月21日
快到新曆五月,今期一談「五」這數字。「五」在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五行學說」,其影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4月23日
「發物」是一個常見的中醫概念,在民間廣為流傳,如傳統認為:鵝肉為「發物」,要慎食。但世界衞生組織於2016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4月09日
近年因疫情等原因,人們外出活動減少,處在室內環境中的時間變長,所以,更要關注室內空氣品質。筆者認為養植虎尾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4月02日
「艮卦」居東北,代表着冬春之交,是舊循環之終,也是新周期之始。艮卦亦警示人們,要從腳開始,來抑止言行,以求成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玄來如此伍懷璞2022年03月19日
老虎,給人的印象是威武、霸氣,這和有些嚴厲父母,在教育子女時,頗為相似,因此,這類教育方式,有人稱為「虎式教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玄來如此伍懷璞2022年03月12日
虎年了!很多人問筆者虎年可做些什麼?令自己在各方面有大大的進步! 其實,古今很多成功者皆有一些共同的習慣,最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3月05日
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年若要虎虎生威、生龍活虎,可向老虎學習養生法。老虎自古就與中醫和養生學密不可分,如虎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2月19日
香港人習俗之一是新春問卜,這習俗傳承千年,主為人們解疑釋惑,甚至趨吉避凶。但筆者強調,人不可太濫用占卜,更不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2年0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