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161 個結果
頁數:1...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9

中醫師張琛詳解抗疫藥方

疫情嚴峻,人人自危,醫護壓力爆煲,不少中醫機構推出義診或派藥,有多間中醫診所的德善醫療集團創辦人、註冊中醫張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04日

法國攝影師太空基地拍下震撼照

每天晚上看着繁星閃耀,人類總想飛得更高更遠,看得更近更真,探索那未知的宇宙。近年愈來愈多國家加入太空探索,更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28日

全情投入

過去兩年,Walter和許多本地建築研究者聯絡上,讚嘆有不少人在這範疇努力,但他們多要全職工作,只能在公餘擠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26日

德國城市規劃師 留住香港戰後建築故事

香港戰後急速發展,大量新建築落成,塑造香港的獨特地景。這些建築受國際流行的現代主義風格影響,混合多元文化元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26日

疫情中反思 黃真真:愛在當下

疫症下,開戲拍攝已不易,近年創作重心主要在內地的香港女導演黃真真(Barbara)在困難中拍成《不要忘記我愛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22年02月21日

動力來自患者

這些年來,病人的改進是讓湯啟宇堅持工作的原因。有位女士中風後足不出戶,有了電子腳托後重拾自信,與其他人重建聯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18日

中大復康機械發明家湯啟宇 不求升職加薪 只想幫助病人

本地從事創科工作,面對的困難比歐美乃至內地等地更大,中大的湯啟宇(Raymond)教授在九十年代完成學業後由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18日

本地藝術家疫下思潮

新一波疫情重臨,許多計劃都被打亂,原本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回應疫情的展覽「下回分解──新冠新觀」也被迫延期至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15日

民間組織研究員鄭捷龍 最怕古蹟無聲無息消失

政府早在2009年公布1444項擬評級歷史建築名單,但多年來仍未完成所有評級,最近民間組織本土研究社統計餘下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14日

堅持投資粵劇演出 李居明:儍人,就是我

李居明從事風水命理多年,以創意知名,例如教電視台播《龍珠》、叫人抄《唐詩三百首》抗疫。他亦不時涉獵其他創作,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31日

單打獨鬥

陳衍佐生於馬來西亞,是華僑之後,廣東話不太正宗,卻也很流利。他在檳城長大,從小與海為伴,促使他投身火山研究的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26日

專研海底火山學者陳衍佐:我們應不會因火山爆發絕種

本月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發生大型海底火山爆發後,火山灰和隨之而來的海嘯摧毀該國島嶼,死傷仍在計算中,飛機無法降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26日

八十後指揮家吳懷世: 香港能讓我們質疑一切

港產指揮家吳懷世(Wilson),自小已有獨立思考,質疑教育制度,質疑父母理想的人生規劃,質疑自己,直至因一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音樂殿堂張綺霞2022年01月24日

李香凝重整父親李小龍哲思與藝術

李小龍逝世後,或許是喪親創傷,他的一對兒女李國豪和李香凝(Shannon Lee)都放棄習武,兒子長大後率先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17日

香港保衞戰研究者 葉坤杰以歷史勉勵港人

過去,許多人都把香港當成暫時居所,只是一個努力工作賺錢的地方。然而近年大家發現其實有不少人選擇扎根此地,就算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10日

承受成見學習結他 楊雪霏終登殿堂

結他一向被視為民間樂器,難登大雅之堂。這觀念在中國更受文化大革命催化,認為結他是「流氓樂器」,禁止演奏及教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03日

海上畫派收藏家黃貴權 視珍品如同「第五女兒」

收藏並非簡單的事,財力、眼光、學養,缺一不可,黃貴權醫生卻是三者兼備。除了是知名內科醫生,更是屢獲世界第一的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29日

發掘私人藝術寶庫

對於黃醫生的慷慨捐贈,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博士非常感謝。她表示,過去60年來藝術館能舉辦各式各樣的展覽,都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29日

非物質文化遺產守護者心聲

香港從早年就已經滙聚不同地方的文化,留下了豐富多樣的傳統,這些傳統雖然隨着時代和社會的改變逐漸消失,仍有不少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24日

韓國名編劇丁瑞慶 詳說朴贊郁

韓國的朴贊郁導演以暴力美學知名,殘酷血腥,同時兼顧細膩的心理描寫,刻畫人內心的貪念、扭曲及壓抑,和他合作過很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20日

頁數:1...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