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逝世後,或許是喪親創傷,他的一對兒女李國豪和李香凝(Shannon Lee)都放棄習武,兒子長大後率先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17日
過去,許多人都把香港當成暫時居所,只是一個努力工作賺錢的地方。然而近年大家發現其實有不少人選擇扎根此地,就算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10日
結他一向被視為民間樂器,難登大雅之堂。這觀念在中國更受文化大革命催化,認為結他是「流氓樂器」,禁止演奏及教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1月03日
收藏並非簡單的事,財力、眼光、學養,缺一不可,黃貴權醫生卻是三者兼備。除了是知名內科醫生,更是屢獲世界第一的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29日
對於黃醫生的慷慨捐贈,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博士非常感謝。她表示,過去60年來藝術館能舉辦各式各樣的展覽,都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29日
香港從早年就已經滙聚不同地方的文化,留下了豐富多樣的傳統,這些傳統雖然隨着時代和社會的改變逐漸消失,仍有不少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24日
韓國的朴贊郁導演以暴力美學知名,殘酷血腥,同時兼顧細膩的心理描寫,刻畫人內心的貪念、扭曲及壓抑,和他合作過很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20日
德韓混血鋼琴家Gina Alice Redlinger(吉娜愛麗絲)的名字可能沒太多人認識,但說她是中國鋼琴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14日
韓國電影圈以男性為中心,任順禮是當中少有的女導演,地位就如香港的許鞍華。九十年代,韓國電影急速發展,掀起一股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21年12月07日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資料,塔利班掌權後阿富汗人面對嚴重飢餓問題,全國只有5%的人有足夠糧食,大量人湧到喀布爾尋求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04日
來自意大利的Francesca Borri是在中東採訪多年的戰地記者,曾深入科索沃、以巴衝突,捲入了近年最慘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2月04日
M+博物館建立的數年來,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Uli Sigg)常處爭議核心,他半賣半捐千多件收藏並獲邀加入董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1月29日
希克在收藏過程中和許多藝術家保持緊密聯繫,有時也會委託藝術家創作特定主題,例如藝術和政治的關係,「有時藝術和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1月29日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版本的張愛玲,或者是尖刻冷酷、揭開愛情中的一切假象,又或者是華麗蒼涼、守住世紀末的餘韻,在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21年11月22日
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Owen)經歷過本地兩場重大疫症,作為傳染病專家的他再度上前線。Owen是本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1年11月17日
問到難忘病例,Owen立刻想到的不是沙士或新冠,而是愛滋病人,因為這些病人通常要跟進一輩子,感情最深。「有些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1年11月17日
旗袍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於上海流行以後,很快就風行全國,包括當時已成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1920年代開業的「美華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1月15日
Sahraa是「阿富汗電影」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總監,宣布這消息時,許多人都非常震驚。入圍者除了她全是男人,她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1月12日
今年8月,塔利班攻佔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從此一切變天,不少民眾認為在塔利班掌權下無法再獲得自由與安全,連夜逃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1月12日
有人認為,和另一半保持適當距離才可以保持關係長久,但剛在9月退役的體育舞蹈港隊代表吳森雋(Sam)與太太林惠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