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獨立英文書店在過去數年逐一倒閉,開業數年的Bleak House Books(清明堂)也將於本月15日結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0月13日
過去數年,Albert因為書店和香港連繫更深,從一個遙遠的印象變成「屋企」。「就算我們離開了,也會覺得自己屬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0月13日
香港劍擊運動員張家朗早前在東奧花劍項目奪金,賽後特別感謝自己的教練,其中一個是來自意大利的體能教練Mauriz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0月12日
作為難民和阿富汗女人, Saleema這些年來面對過不少成見和打擊,她卻用正面態度回應。「如果我將這些經驗看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0月09日
阿富汗長年局勢動盪,大批國民逃往他國成為難民。居住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女醫生Saleema Rehman是難民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0月09日
鍾振傑(Jacky)是香港少有的聾人紋身師,從事紋身工作超過3年。他一出生就被診斷為深度聽障,看到其他聾人朋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0月04日
疫情之下,所有地方的表演藝術工業都受到衝擊,意大利是歌劇的起源地,這些年來這傳統表演形式雖然無間斷地傳承,但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9月28日
不少藝人也是藝術品收藏家,從影多年的余文樂(Shawn)是其中之一。11月將屆40歲的他,拍過不少知名電影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9月27日
痛症問題困擾許多城市人,無論是普通勞損、退化、運動創傷或因患上嚴重疾病所產生的痛楚,似乎都難以解決,讓人覺得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1年09月22日
快將迎來50歲的Carina自覺人生很幸運,三十出頭就做專科醫生,能到不同地方學習和見識,她曾到南蘇丹做緊急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1年09月22日
去或留的問題困擾着許多香港人,當不少人離開之際,仍有不少人堅守僅餘空間,企圖在不同範疇活出真誠的自己,從而推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9月17日
多年來,Anna和Rick都持續有工作,Rick說是因為幸運,「我很多朋友都要放棄,離開這一行,尤其是疫情衝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9月17日
香港擁有很多漂亮的歷史建築,但大多不對外開放,有些已丟空多年,雖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級,但風吹雨打,無人過問,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9月13日
金趙光秀在韓國影視圈多年,坦言出櫃並不簡單,尤其對演員和歌手而言。「韓國的恐同勢力很大,有很多大型教會,如果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9月11日
韓國和香港一樣,多年來在同志平權上阻力重重,連針對性傾向的反歧視法也遲遲未訂立。當地社會風氣保守,藝人連拍同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9月11日
唐滌生的《紫釵記》是粵劇經典,女主角霍小玉為了真愛毋懼艱險,隻身闖進權貴大宅,據理力爭討公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9月03日
要在傳統形式中創新不易。Rex感嘆:「不只粵劇,所有傳統藝術都築起一道牆,定了標準,不做就不對,台灣的吳興國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9月03日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一批藝術家受西方思潮啟發,銳意革新傳統水墨畫,形成「新水墨運動」,當中先行者是1919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鑑賞天地張綺霞2021年08月31日
除了用雙腳在海岸綑邊,也可跳進海中以游泳方式沿着岸邊前進,名為「泳綑」,泳綑可去到一些平時用雙腳難以到達的地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28日
夏季天氣酷熱,不少行山人士會休山,或改玩有機會落水的行澗或泳綑活動,卻生出了不少意外,有些甚至致命。中國香港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