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158 個結果
頁數:1...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58

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 林麗珍緩慢見力量

台灣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林麗珍憑獨具一格的「靜、定、鬆、沉、緩、勁」,在外國贏盡掌聲,也從傳統、原住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10月30日

修復程序

1.先以人手修補菲林、清潔底片的表面污漬,擦走殘舊的膠紙,加上底片專用膠紙。(吳楚勤攝)     2.再來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10月29日

天天觸摸珍貴菲林原底 電影修復員 吳若琪:好滿足

近年有不少經修復的經典電影出現,不但將菲林換成數碼格式,也將底片的瑕疵和塵埃逐格清除修補,當中的幕後功臣,也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10月29日

發掘新人

鄧海超從2015年開始擔任「新藝潮國際藝術家獎」的評審,也兼任顧問,從中認識不少年輕藝術家,他表示,香港有很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25日

前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 退休5年繼續為所愛而忙

前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2014年退休後,依然忙碌,教書、策展、擔任評審等,也有撰寫香港水墨評論。「香港藝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25日

視障畫家趙惠芝 沙畫中找到 情緒抒發出口

視障沙畫師趙惠芝(阿芝)的人生,在旁人看來波折重重,在她自己看來,卻非常感恩。9歲確診糖尿病,其後病情惡化,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24日

姐姐監察情緒

在人生路上,趙惠芝特別感謝姐姐的幫助,當初抑鬱病發,經常致電姐姐,要她離開宿舍回家陪伴自己。能走出陰霾也是因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24日

跨媒體藝術家鄭得恩 外公移民南非故事 打破身份想像

跨媒體藝術家鄭得恩(Enoch)創作與身份同樣多元,在港人身份外,他還有一個非洲身份,外公一家都移民南非,他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10月21日

港大語言學者入尼泊爾深山 救瀕危語言與村民視力

香港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系助理教授Cathryn Donohue的研究很冷門,過去3年,她深入徒步走7天山路才能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7日

鼓勵子女學廣東話

Donohue兄妹兩人都是語言學專家,興趣範疇相近,每逢家族聚會,她都忍不住和兄長在餐桌上討論學術問題,因而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7日

作品常被與父親比較 貝聿銘兒子貝禮中:只會做好自己

貝禮中的眉眼和笑容,都很有其父親、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影子。站在酒店露台,遠眺父親的作品中銀大廈,仍記得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6日

沒有壓力

在父親貝聿銘的建築師樓工作了10多年後,1992年,貝禮中與哥哥貝建中自立門戶,創辦了貝氏建築事務所,父親擔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6日

亞美尼亞指揮家 14歲成國家樂團首席

早前香港城市室樂團20周年樂季揭幕,今年站上指揮台的,是樂團的新任首席指揮瓦安馬狄洛辛(Vahan Mardi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音樂殿堂張綺霞2019年10月15日

香港法庭語言學者李劍雄 研究中文審訊夾雜英文問題

香港在英國殖民地統治時期曾有很長時間只有英文一種官方語言,後來政府在1974年正式修改《法定語文條例》,把中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0日

法庭百態

為了研究,李劍雄經常入庭聽審,卻從不覺得過程沉悶冗長,更指在裏面可以看到許多社會現象。「在庭上可看到人生百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0日

看恐龍片當娛樂

文嘉棋父親是蘇格蘭人,母親是香港人,他1985年在倫敦出生,香港長大,從小就熱愛動物,中學開始,他已經常獨自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08日

香港恐龍專家文嘉棋 還原恐龍身上羽毛顏色

文嘉棋(Michael Pittman)博士是香港罕有的恐龍專家,中英混血,香港長大,他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08日

外科醫生范寧搞殯儀社企 讓臨終一程更人性

外科醫生范寧記得自己仍是實習醫生時,向病人家屬宣布死訊的難受。那男人只有40歲,送進醫院時已沒有呼吸脈搏,很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02日

終點站:蚺蛇尖

范寧本身工作不空閒,加上義務工作忙碌,雖然有團隊在幫忙,他坦言連休息和陪伴孩子的時間也不太夠。但他會不斷將自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02日

「五十男樂團」兩大推手 圖扭轉學音樂年齡觀念

「五十男樂團」,顧名思義,所有團員都超過50歲,雖然年紀不小,但他們手指依舊靈敏,中氣足夠,各人在管弦樂中各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10月01日

頁數:1...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58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