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的手稿雖然珍貴,但也經過各種改造,例如最初藏家彭佩歐萊奧尼將手稿剪裁以放進筆記中收納,或是其學生在上面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25日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今年逝世500周年,這些年來,人們以他的作品進行的二次創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25日
西班牙鬼才導演艾慕杜華以離經叛道和色彩強烈而知名,早年的電影挑戰倫理規範,呈現禁忌情慾,後來慢慢偏向溫暖,最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09月23日
宋軒麟(Alfred)的家庭故事,是動盪時代下的遷徙歷史,數代人靠着一門手藝,在不同土壤扎根,從上海到香港,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19年09月18日
梁琤(Jade)入行20多年,最早以打女姿態出道,後來轉拍文戲電視劇為人熟悉,近年再次多了動作戲的嘗試。縱然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09月16日
曾任《星島日報》總編輯、筆名「特級校對」的陳夢因,是本地飲食寫作的第一人,在1951年開始為報章撰寫專欄「食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13日
陳夢因過世後,他的兒媳陳紀臨和方曉嵐也比較少煮「大菜」,回港後更少,除了因為少宴客,也因為沒有空間。陳夢因一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13日
作為攝影藝術家,何兆南坦言香港的展出空間不大,香港畫廊也少展示香港藝術家。「香港特別少展示攝影作品的畫廊,賣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11日
城市的樹木天天伴隨人們生活,卻與城市人一樣,一直屈居於窄小的空間之中,生長困難,沒有得到太多關注,去年超強颱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11日
冰島少年Brynjar Karl Birgisson,早前來港分享他製作樂高積木大型模型的經歷。站在台上侃侃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05日
從小Brynjar就有好多理想,10歲的時候,他一直希望成為船長,也想成為足球員或羽毛球手,「雖然我沒有太多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05日
社會常說「共融」,卻不見得有多少善意與包容,尤其是不少生活安逸的人,對他人的痛苦一無所感、視而不見,甚至質疑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04日
早在下海前,「滾動力量」已經與行山網合作,做過一個輪椅上山的資料庫。輪椅人士不去行山,因為一級樓梯也會造成不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04日
雖然如今不諱言自己的雙性戀性向,但Kelly在尋找自己性向過程時也經過一番波折。「其實從初中就發現,但當時沒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8月27日
做社工和經營性商店,哪個更能幫助人?鄭嘉麗(Kelly)認為兩者的工作同樣有意義。曾經是人人稱羨的商學院驕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8月27日
楊春江(Daniel)從來都是跨界的人,視覺藝術出身,29歲轉換跑道學舞蹈,如今是本地知名編舞家。他的舞作也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08月26日
李彩華(Rain),人們記得她的,可能是在內地拍劇成功,或者是嫁予內地富商,也或許是,她過去波折的演藝路途。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08月22日
詹朴,被譽為台灣新一代設計師的代表,在倫敦打響知名度後,6年來與不同範疇的工業合作,從設計飛機紀念品、商店制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9年08月21日
前面無路可走,是鄭明輝沉淪毒海10年時最深的感受。14歲開始吸毒,因藏毒販毒多次出入監獄,每次放監,他都想不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8月16日
如今鄭明輝在香港戒毒會服務,成為幫助他人的社工,碰上吸毒者,同樣喜歡問那條「你覺得人生有什麼遺憾」的問題。雖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