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才開始格鬥職業生涯, Ramona起步比人遲,但她相信,自己較成熟的心理狀態,可應對壓力,讓她進步更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13日
綜合格鬥(MMA)運動在港屬小眾玩意,投身的多為男性,達到國際水平的選手甚少。在香港長大的Ramona Pas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13日
今天港人常說捍衛本土,保衞廣東話的議題鬧得沸騰,但本地語言除了廣東話,還有歷史更悠久的客家話與圍頭話,它們曾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8年06月12日
鄧永成中學時熱愛地理,後到加拿大升讀大學,自然選此為主修,攻讀碩士時遇上啟蒙老師Shoukry Roweis,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06日
名為「土地大辯論」的諮詢早前正式展開,由政府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擬備的文件中,指出本地的房屋問題是因為土地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06日
港人對喀麥隆的認識,可能只是停留在他們知名的國家足球隊上,其實喀麥隆文化豐富多樣,地貌變化大,更有「小非洲」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01日
來自喀麥隆的泰歐,對足球的熱愛也是自然而生,從小就開始踢足球,卻沒機會把它變成事業。「今天足球在喀麥隆很流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01日
當初讀藝術時對藝術反感的王天仁,今天回看,才明白當年認識的只是其中一類藝術,藝術的光譜很闊,什麼也能包含其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30日
藝術家王天仁多年來都以「非主流」方式創作,20年前藝術系學生都愛多媒體和裝置,唯獨他以廢棄卡板創作雕塑,替大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30日
在尋找植物過程中,馬錫成不會胡亂冒險,但天有不測之風雲,山上天氣變化更是快速和難料,突然遇上狂風暴雨也是在所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24日
「土地大辯論」正在進行,究竟香港需要多少土地,是否需要破壞大自然來換取土地,引起廣泛討論。不少支持發展郊野公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24日
哈里王子結婚,英國皇室近日又成為全球焦點,接下來的皇室大日子是6月2日,65年前,英女皇在那天加冕。
港人常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電視導賞張綺霞2018年05月23日
2008年汶川地震的情景,雖然隔着電視屏幕,也讓人看得心驚,整座學校倒下,壓死年輕的學子,整座村莊被掩埋,數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18日
多年來接觸一群汶川地震後變成傷殘的學生,羅尚尉醫生也很小心,不會八卦探問,以免觸及其傷痛。而他目睹地震發生後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18日
Andrei常用「黑色樂觀主義」形容自己的書寫,因為後蘇聯時代烏克蘭政府貪腐,流氓橫行,人命如草芥。「當時能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17日
烏克蘭多年來被夾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是各國必爭之地,從獨立到脫離蘇聯,再成功推翻專制貪污腐敗政府,擺脫親俄勢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17日
香港光害嚴重,會否對螢火蟲的生存很不利?饒戈說:「是有影響,但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大。香港比較獨特的是雖為大城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8日
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正職是教師,興趣是研究螢火蟲,早前他在英國螢火蟲學術期刊Lampyrid發表論文,公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8日
先巴東知是少有讀到大專程度的藏民,從初中開始,他就愛上寫作,遂轉到青海的私人學校去,潛心學習藏文化。後來他持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3日
在高山之間,遼闊的青藏高原一隅,坐落着村莊仁多瑪,其外圍一塊水泥地上架着兩個籃球架,雖然已經殘破不堪,籃網被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