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132 個結果
頁數:1...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7

鄧樹榮無悔戲劇人生

鄧樹榮一直致力發展本地形體戲劇的訓練與教育,桃李滿門。今天世界各地演出邀約不斷的他,原本是個律師,在八九十年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8年02月26日

本土僅存手繪瓷器廠傳人 曹榮樞口述「廣彩」歷史

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但是從民國初年,已出產手繪彩瓷,並曾經聞名世界。這種名為「廣彩」的瓷器工藝,已經有三百多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2月21日

「瓷緣.畫意」展覽

畫瓷畫也是嶺南派的傳統,如嶺南畫派始創人高劍父便曾創作花瓶畫碟,因為他早年曾以廣彩工作坊掩護在燒窰處配製彈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2月21日

父母支持

多年來,小風的父母也從不理解變成含蓄地支持,在他開始玩健美、調節飲食加強操練的時候,母親曾非常反感,「說肌肉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2月20日

超脫男或女二元劃分 小風靠健美運動建立專屬身份

男或女,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自然就接受了自己的生理性別,並努力學習社會要他們扮演的性別角色,然而這個角色,又是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2月20日

女導演講女性情誼 奧斯卡大熱

去年對荷里活來說是翻天覆地的一年,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藉權勢對女星大規模性侵的醜聞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熒幕焦點張綺霞2018年02月14日

金馬傑出電影工作者胡定一 搞音效後繼無人

腳步聲、開門聲、雨聲雷聲,這些都是電影中最不為人注意的聲響,但缺少了這些聲音,觀影感受會被大大弱化。現場收音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18年02月13日

中大學者童宇 詳解中國悠久狗文化

狗年剛至,人類與狗,在眾多動物中可謂淵源最深。現在普遍認為狗是從狼演化,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狗已出現在歐亞大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鑑賞天地張綺霞2018年02月08日

虐狗與愛狗

在古書中,中國人養狗也有不少殘忍的一面。《呂氏春秋》中記載有個人買了狗回家,發現牠不肯捉老鼠,請教相狗人,相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鑑賞天地張綺霞2018年02月08日

最貴古董娃娃

人形娃娃玩具從很早的時代就出現,在西方古代孩童棺木中,常發現陪葬的娃娃,造型簡單,以黏土、布、木頭等製成。隨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2月07日

500萬美元收藏藝術洋娃娃
哈薩克斯坦心理學家

許多人小時候都有玩偶為伴,這些玩偶隨着孩童不斷成長,不知不覺就被遺忘在一旁,到他們長大後想填補童年缺失,或者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2月07日

粵劇帽飾老行尊 陳國源「收順啲」助新舊人

年近九十的陳國源是本地粵劇戲服的活字典,從事盔頭(即帽飾)和戲服製作超過60年,本地手造粵劇帽飾的資深一輩,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2月01日

材料轉變

陳國源在即將開幕的展覽「金冠銀冕華麗緣──陳國源60載帽飾藝術」(2月3日至3月4日,時代廣場露天廣場),會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2月01日

港生尼泊爾少女 為少數中的少數 外傭爭權益

20歲的Namrata Shrestha(Nami),尼泊爾裔,站在校園中,與普通的大學生無異,但她年紀輕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1月31日

航空夢

Nami在香港出生,但由於父母都要工作,加上香港生活指數高,因此她嬰兒時期被送回老家交給親戚照顧,3歲就被送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1月31日

當機械人變成家庭一分子……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發展一日千里,早前香港初創企業Hanson Robo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電視導賞張綺霞2018年01月30日

日本話題紀錄片導演 森達也為爭議人物解畫

日本知名紀錄片導演森達也,一向敢於逆流而行,發掘大眾忽略的真相。1995年3月20日,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地鐵站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電影講座張綺霞2018年01月25日

比利時策展人解讀現實主義大師 馬格利特照片與畫作

明明是煙斗卻註明「這不是煙斗」、雨傘上放水杯、戴着白頭套親吻的戀人、一堆在城市中懸浮的西裝男……比利時超現實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1月24日

古怪男人背後的女人

Xavier曾與晚年的Georgette見過兩次,形容她非常友善和迷人。「我覺得她很了不起,與世界上最古怪的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1月24日

踩單車橫越24國 鄭翎軒享受沒安全感旅程

筆名阿翔的八十後大男孩鄭翎軒,從不覺得人生要跟着主流價值走。前年他以大埔為起點,踩單車橫越24個國家,花了一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1月19日

頁數:1...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