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相隔多年,再次觸碰警匪片題材,拍出電影《追捕》,這次更是中、港、日、韓多地合作,片中更有他的招牌白鴿場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張綺霞2017年11月22日
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位於沙漠與海之間,阿布扎比酋長國坐擁全國九成石油含量,其首府近年也大興土木,在Saadiya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海外報道張綺霞2017年11月16日
阿布扎比羅浮宮面積達6400方米,現時藏有600多件重要的藝術品和文物,其中約一半將開放展出。在成立之初,他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海外報道張綺霞2017年11月16日
中國紀錄片導演聞海所拍的每一部電影都無法在中國公開上映,隨後更被國家機器盯上,但他依然敢拍攝敏感題材。最近華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17年11月13日
2016年,甄拔濤憑英文劇本《未來簡史》獲德國柏林戲劇節劇本市集(Theatertreffen Stückem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1月08日
甄拔濤是次受訪,是他即將為藝穗會賽馬會文化保育領袖計劃編導一個場地專屬的「體驗劇場」(11月24至27日)。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1月08日
原住民在台灣備受壓抑多年,到近年才有機會恢復身份,重構自己的歷史。阿美族歌手以莉高露在原住民身份以外,還有一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台灣專訪張綺霞2017年11月07日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今年已是第9屆,由台灣好基金會主力推動。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表示,最初他們只是辦一些連結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台灣專訪張綺霞2017年11月07日
台灣紀錄片導演黃惠偵從小帶着社會的多重禁忌,活在最邊緣位置:窮困的基層孩子、只有小學學歷的失學者、家暴受害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17年11月06日
秋天的台東池上鄉,放眼望去盡是金黃色的稻田,在有「天堂之路」之稱的美景中央,剛收割好的田野上搭起一個簡潔舞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台灣直擊張綺霞2017年11月02日
1951年美國作家J.D.沙林傑發表《麥田捕手》,描述一個16歲的少年如何渴望成長又懷念孩提時的童真,鄙視成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熒幕焦點張綺霞2017年10月30日
香港素來以經濟發展先行,每年收生成績最高的科目不是法律、醫學就是金融商學,然而這個城市也出產了不少科研人才,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27日
從事太空生物學研究多年,郭新對外星生物的存在也「非常樂觀」。「許多同事都覺得,可能在未來二三十年,就能發現外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27日
坊間常說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一家一門八傑,不僅出了首位本地華人布政司,其他也在商界、醫療、法律界等各展所長。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26日
陳方安生早年就在政界闖出頭來,以女性身份來說殊不簡單。她表示,自己也受母親做人處事的態度啟發許多。「她豪爽硬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26日
外傭政策在港實施多年,由她們照顧的孩子許多已在社會擔任要職,然而外傭依然是被忽視的一個群體,長期被排拒在主流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17年10月25日
簡文彬是少有能在國際闖出名堂的台灣指揮家,他在歐洲修畢碩士後在德國萊茵歌劇院任職多年,仍念念不忘台灣,回台在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音樂殿堂張綺霞2017年10月24日
花道在香港給人有錢太太玩意的印象,研習花道多年的梁偉怡絕不認同。他在2006年初接觸花道後即迷上,甚至放棄工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18日
梁偉怡接受訪問時即席示範生花作品,以解釋日本花道的技巧。這是包含3種植物的「三種生」。「從前生花主要放在房間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18日
我們日常許多事都會用上大腦的不同部分,沒仔細研究,也不知一些反射動作、圖像組合、語言理解等都牽涉大腦龐雜的活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電視導賞張綺霞2017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