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肇堅的父親曾經從事超市採購工作,張母則是家庭主婦。小時候,一家住在華富邨。
「華富邨很適合小孩子生活,它在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6月05日
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張肇堅專門研究馬蹄蟹,牠的另一個名稱是鱟(音:后)。
這動物在4.75億年前已存在,歷經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6月05日
弗洛倫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是一名充滿童心的藝術家。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黃色巨鴨(Ru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31日
霍夫曼有個巨型大象藝術裝置放在深圳某商場的天台。
為什麼會是大象?
「當天台出現了大象是一個壞消息。」他如此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31日
劉元生,是香港愛樂團主席。
此樂團由業餘樂手組成,定期為慈善團體籌款。
劉元生本人的經歷也傳奇,他9歲由上海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譚淑美2018年05月29日
甫見面,太空館館長梁偉明帶記者參觀翻新不久的兩個展覽廳——宇宙展覽廳和太空展覽廳,它們合共1600方米。地下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23日
梁偉明,是太空館館長。
他人生主要打過兩份工,在太空館和科學館之間兜兜轉轉,一共工作了28年。早於1980年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23日
很久沒有看過如此令人不安的電影,《聖鹿獵殺》(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令人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熒幕焦點譚淑美2018年05月17日
考試月快將完結了,成績有感未如理想的同學仔,不妨細讀以下故事——
梁美儀,童年家境不富裕,會考曾經只得8分,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1日
初看「梁美儀」這3個字,很多人都以為梁教授是一位女士。原來他上有8個姊姊,母親追仔追到第九個,終於如願,為了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1日
任能博早年離婚,育有兩子Tom和Max。現在他有位新太太。
談到兩個寶貝兒子,他眉飛色舞。「當他們畢業後,我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0日
Reinhard Renneberg(任能博),是一名生於東德卻在香港科技大學教書22年的教授。向記者推薦他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0日
凌文龍,憑《黃金花》奪得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項。
雖然在多年前加入演藝界時,他曾經懷疑「外形較為『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譚淑美2018年04月30日
法國是全球最多遊客前往的國家,栢海川指去年就有8900萬人次遊客到法國旅遊。「最多人去巴黎……在巴黎,我們有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領事訪談譚淑美2018年04月24日
栢海川(Eric Berti)是法國駐港總領事。
來港之前,他擔任駐澳洲悉尼總領事一職。他笑言,居港的法國人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領事訪談譚淑美2018年04月24日
王士維(Alexander)一出場,就像明星,他是在兩個助手簇擁下前來的。他染了一頭金髮,全身筆挺的三件頭西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4月18日
雖然設計師王士維一頭金髮,五官有點洋化,但他說自己「沒有外國人的基因」,反而打趣說「可能有點外星人的基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4月18日
雖然記者不停叫他「輝哥」,但「甜筒輝」仍樂於叫自己做「甜筒輝」。
他原名鄭文輝,在《喜劇之王》內,「星爺」周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譚淑美2018年04月17日
國際發呆比賽上月底在香港圓滿結束,由中文大學心理學研究生葉凱銘奪得冠軍。別以為這個比賽純粹是玩gimmick,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4月11日
發呆比賽不是WoopsYang唯一一個行為藝術計劃,另外她還有一些作品是關於「在城市玩樂但不花費一分一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