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曾令健康監測裝置一機難求,催生一個本地初創團隊研發醫療應用程式「Vitals」,以「睇人臉色」方法,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2月12日
蘇孝宇至今仍愛看科學雜誌,自己本身也是Displays、Ergonomics等期刊編輯,更是國際人體工學協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2月12日
賣藝者要懂得臨場應變,顧及天氣、人潮位置、現場反應,過往擔任現場表演樂手,每日猶如木人巷特訓,「試過有人求婚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2月05日
由細到大,陳杳然(Max)對自己要求嚴謹,白板上的時間表以每小時為單位,不填得密密麻麻也不甘心。但當疫情襲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2月05日
某日午後,本地紀錄片導演祁凱達(Haider Kikabhoy)執拾外婆遺物,打開一袋袋塵封文件。一封來自1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24日
昔日本地漁民行船捕魚,會唱「行船歌」辨別方向。據紀錄片《岸上漁歌》引述,有漁民透過對比山勢,小島和排口(海底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24日
蛇的文化源遠流長,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洪若震表示,蛇字拆開,虫和它兩邊本都解作蛇。「虫」字甲骨文是線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啟發新知黃翠儀2025年01月18日
農曆新年將至,今年是靈蛇獻瑞的蛇年。
隨文明發展,某些蛇類逐漸瀕危,亦有被馴養為寵物。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自1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啟發新知黃翠儀2025年01月18日
胡兆昌笑言,近幾年大家都只聚焦其收藏家身份,差點忘了設計師才是他的職業。倒也難怪,例如2021年他與香港知專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17日
上環百年藥店「雷鳴春」2017年2月結業,倉庫舊物擠滿環保斗,快被送往堆填。設計師胡兆昌辦公室位於附近,剛巧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17日
家有兩名兒子,分別6歲和8歲。育兒學問博大精深,實話實說,有沒有難以招架的時候?他不禁瞪起雙眼兼皺起粗眉,「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14日
18歲那年,中學會考18分讀醫無望,難以子承父業,李堅翔隻身赴美讀心理學,「我這種人好麻煩,水瓶座、INFJ(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14日
嬰兒呱呱墮地,彷彿已預視人世間苦厄在前。
叔本華說,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而現在,是生命確實佔有的唯一形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黃翠儀2025年01月11日
合約可以過期,協定可以失效,單單一個口頭承諾,你有沒有信心遵守20年?
2003年,梁偉賢當時擔任中大新聞與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06日
28年教書生涯,梁偉賢是香港傳播學傳奇人物,與李少南合編《香港傳播研究》,與陳文敏合編《傳播法新論》等。提及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06日
《十三邀》創造很多猶如日常生活之間的對話場口,而過往出版的第一本特輯,副標題為「我還是更喜歡失敗者」,「因為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客來相訪黃翠儀2025年01月04日
那年7月,許知遠捲起黑色襯衫衣袖,跟有「香港四大才子」之稱的食家蔡瀾握手問好。二人遊走九龍城街市,「蔡生」呼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客來相訪黃翠儀2025年01月04日
假日踏足中環終審法院大樓,看一眼百年石柱,路旁的士車身紅底白字「TAXI」一閃而過;聖誕裝飾高掛,商場櫥窗貼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文化生活黃翠儀2024年12月27日
成語有孟母三遷,古今中外,大家都為了不同目標而遷徙、移居。鄧令禧有研究古埃及紙草學,曾埋首牛津大學圖書館所藏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文化生活黃翠儀2024年12月27日
光,明也。科學一點,是能量釋放。12月燈飾處處,為何世人愛光?
《聖經》說東方博士們,靠光源引路。佛家說,人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黃翠儀2024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