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賞景從不單純,憑山水寄意多的是,藉眼前壯麗直抒胸臆亦不少。
看春天桃花開嘆人面全非、鳥鳴山澗中潛藏佛學禪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5年01月18日
嬰兒呱呱墮地,彷彿已預視人世間苦厄在前。
叔本華說,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而現在,是生命確實佔有的唯一形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黃翠儀2025年01月11日
到一間有理髮椅的髮廊理髮,是農曆新年前夕的儀式。
穿上小丑衣服跳舞,是藝術家的狂想儀式。
準備一塊蛋糕、一杯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譚淑美2025年01月04日
年終歲末,盛會饗宴處處,惟人聲喧囂過後,蕭瑟感油然而生。是感慨時日過去心事難成,或惆悵年華如白駒過隙?
人心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4年12月28日
光,明也。科學一點,是能量釋放。12月燈飾處處,為何世人愛光?
《聖經》說東方博士們,靠光源引路。佛家說,人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黃翠儀2024年12月21日
把廢棄物換化成藝術品,可叫 Recycled Art、Upcycled Art,甚至有人直接稱之「垃圾藝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譚淑美2024年12月14日
「奇」字作形容詞有多解,如「不尋常」──奇人奇事、稀奇;亦可解「出乎意料」──奇兵、奇計;還有最正面的「奇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許志宏2024年12月07日
唐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有云:「見水是水,見水不是水,見水只是水。」談的是禪境,後世則已無限延綿,代入各種心境事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4年11月30日
繼「躺平」後,內地流行一個新詞彙:全職兒女。
兒子可叫「全職兒子」,女兒就叫「全職女兒」。
「全職兒女」不同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譚淑美2024年11月23日
唐太宗李世民嘗言:「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用歷史作鏡,能知道歷代的興衰更替。
古羅馬著名智者西塞羅:「如果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許志宏2024年11月16日
紅,如血液鮮艷,讓人想到生死,也與權力、挑釁和性緊密相連。
美國心理學教授Andrew Elliot提出,人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林艷虹2024年11月09日
《風信子》是日第一天運作,蓬門今始為君開。
「開」是會意字,中間一橫是門閂,下面有兩隻手。
開,除了有開始、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譚淑美2024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