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32 個結果
頁數:1...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新一代降糖藥物帶來新希望 患上慢性腎病 不是世界末日

... 。我亦藉此亦呼籲支持器官捐贈! 撰文 : 唐國隆醫生_腎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新一代藥物治療腎病,支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從心.言身唐國隆醫生2021年03月11日

美3D打印新技術 19分鐘造「人手」

... 快近20倍,有望紓緩器官捐贈短缺的困境,相關研究已在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 創科鬥室2021年03月09日

調整計分制度 提升腎臟移植成功率

... 贈。儘管各界努力推廣器官捐贈,香港器官捐贈率卻持續偏低,加上腎衰竭的患者人數有增無減,導致等候腎移植的人數不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馮加信醫生 馬錦文醫生2021年02月24日

「起底」害己害人

... 借貸、網上購物或登記器官捐贈等,對受害人甚至其家屬造成持續及嚴重的困擾或心理傷害。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鍾麗玲2020年12月07日

醫管局:年內器官捐贈者數量已超越去年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發表網誌,指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公立醫院的運作受影響,坊間很多人都擔心器官捐贈的數字會因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0年11月14日

高院頒臨時令禁起底司法人員

... 認身份申請服務或登記器官捐贈等,律政司認為有關做法會嚴重影響司法獨立。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表示,所有人都應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0年10月31日

英5月推預設默許器官捐贈

英國5月實施新器官捐贈制度,由目前的自願捐贈(opt-in)改為預設默許捐贈(opt-out),除非提出異議,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20年02月26日

參與活體捐贈 為至愛提供多一個機會

... 好。有國際文獻顯示,器官捐贈者較普通人有輕微高血壓的或然率較高,但腎功能一般可以維持,而患上腎病的機會亦很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李錦滔教授2019年12月25日

約半數死者家屬反對捐器官

佳節將至,不少重症病人的聖誕願望或者是盡快獲捐贈器官。可是,資料顯示現時只有約30萬人登記於器官捐贈名冊內,而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12月23日

陳肇始:近半家屬仍反對捐贈已逝親人器官

... ,即使死者臨床上適合器官捐贈,但目前仍有約四成至五成家屬最終反對捐贈死者的器官,其主要原因包括希望保留離世者全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12月22日

論道德潔癖

... 是由於你找不到適當的器官捐贈者,你唯一的選擇便是要殺死一名健康的路人,然後以他的器官去救回7條人命。從純粹功利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政思故我在黃裕舜2019年11月25日

末期腎衰竭的治療

... 2300多人,但每年器官捐贈數目50多個,意味病人需要等待多年。如幸運能換腎,即使有一定的手術及麻醉風險;及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專科醫言羅學敬醫生2019年11月14日

陳肇始認未掌握催淚彈成分

... 始上周六(9日)出席器官捐贈日活動時,承認未掌握催淚彈成分。衞生署轄下衞生防護中心發出的指引,教導市民如何應對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11月11日

生物庫、知情同意與公益

... 和乘客使用安全帶。在器官捐贈方面,年前政府曾諮詢公眾,香港可否改為實行「默許同意」(opt-out)制度,即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19年11月11日

政府應把聽取民意作預設

... 。另外,參考奧地利的器官捐贈計劃,把預設定為加入能大幅提高人們捐贈率。 筆者認為,政府應該明確訂立規則(預設)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楊志遠2019年11月05日

中大調查三成港人願捐器官 逾半未登記

早前有20歲少女因急性肝衰竭求肝,幸運地最終自我修復毋須換肝,惟急求器官移植仍不絕於耳。香港器官捐贈宗數一直無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10月21日

57歲慈父獲屍肺 圓伴女兒成長心願

器官捐贈者遺愛人間,足以令一個家庭重生。今年57歲的家明,20年前因慢阻肺病,肺功能僅餘兩成,其時女兒剛剛出生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10月21日

《人魚沉睡的家》──如何渡過哀傷期

... 作腦幹死亡鑑定從而作器官捐贈,或靜靜等待接受女兒心跳呼吸停頓致正式死亡。在悲痛中,母親決定為女兒作腦幹死亡鑑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何家銘醫生2019年10月10日

捐出你的心

... 銘記的回憶與精神? 器官捐贈不是一件一時三刻能夠決定的事,家人的感受,自己真正想法要顧及,甚至捐贈的流程最好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女播天下林燕玲2019年10月05日

房間裏的大象

... 有『多兩次探訪』、『器官捐贈卡』而變得太好捱?」也無謂展開「太好捱對更生人士是福是禍?」的哲學爭辯,只是覺得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議政邵家臻2019年10月03日

頁數:1...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