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13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討論安樂死合法化前提 改善醫療分配 加大安寧療護

2024年10月,43歲上海姑娘沙白因紅斑狼瘡引發腎衰竭,在父親陪伴下遠赴瑞士,選擇以安樂死結束生命。同年12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孫思涵博士2025年03月31日

踏前一步雖小 可呈巨大變化 道德崩壞世界還需倫理關注?

早前(2月21日),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舉辦了成立十周年的慶典暨研討會,與會者(包括親身及線上)近二百位,演講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一諾教授2025年03月03日

遠觀.近思 英國安樂死立法進程

去年11月29日,英國國會下議院二讀通過「安樂死合法化」草案。法案名為《末期病患者(生命終結)法案》,準確內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25年02月03日

「冰桶挑戰」十周年 香港罕見病政策之倫理思考

「冰桶挑戰」於2014年在社群媒體上燃起支持「漸凍症」研究熱潮,也讓世人更關注罕見病者境況。10年過去,「冰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董咚博士2025年01月06日

一時意氣墮胎個案 談論「生育自主」爭議

設想有這樣一對恩愛夫妻,他們在組織家庭幾年後,本着共同意願決定生養一個孩子。女方順利地懷孕,妊娠。這期間,他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偉岸博士2024年12月09日

再談人工智能 應用於大學教育之考量

早前(5月27日)筆者在本欄分享大學同工對生成AI應用在大學教育的看法。近期大學再舉辦多樣化的論壇及工作坊都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劉善雅博士2024年11月11日

「維持生命治療」的真正意義

「什麼?停強心藥?拔呼吸喉?醫生,能不能繼續用?」 無論病人因急性危重病,還是因慢性病逐漸轉差而將要離世,家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黃維達醫生2024年10月14日

拆解「人造子宮」爭議

去年9月下旬,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諮詢委員會開會審議人造子宮的人類臨床試驗,並沒作出決定。這是很有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24年09月16日

120日檢疫隔離 對寵物是否人道?

隨着北上消費席捲香港,寵物選購成為又一熱門活動。對比起本港高昂的物價,不少名貴品種的寵物價格在深圳相對低廉。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偉岸博士2024年08月19日

兼容宗教與文化──生命倫理學要擁抱道德相對主義?

6月初,我與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的同事一起前往卡塔爾,參加第17屆世界生命倫理學大會(World Congres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一諾博士2024年07月22日

家庭長期照顧者之倫理困境

近年來,家庭長期照顧者的角色日益受到關注。隨着人口老齡化、慢性疾病增多,以及居家安老之普及,愈來愈多人自願或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孫思涵博士2024年06月24日

人工智能 應用於教育的考量

2022年11月由OpenAI推出的生成式AI就像催化劑,推動全球各領域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AI從以往工科人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劉善雅博士2024年05月27日

不進行心肺復甦 需要病人家屬同意嗎?

「你想不想我盡力救你爸爸?」 「你想不想你媽媽心跳停頓的時候,我繼續幫她做急救?」 在醫院裏,這是醫護人員每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黃維達醫生2024年04月29日

韓國醫生抗爭的倫理疑惑

韓國住院醫生從2月開始以辭職罷工作激烈抗爭,總統尹錫悅曾堅持不退讓、不談判。 本文截稿前,韓國「全國醫科大學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24年04月02日

我們有可能冒犯 不存在之人類嗎?

2021年,英國一名叫Evie Toombes的患有脊柱裂之女孩,狀告她母親的家庭醫生,引發熱議。 脊柱裂是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偉岸博士2024年03月04日

預設醫療指示 市民應否即時訂立?

預設醫療指示(簡稱AD)在香港的立法箭在弦上,相信會在不久將來完成。坊間對此法律文件已有相當討論,然而還存在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一諾博士2024年02月05日

無形陷阱:提防室內紫外線輻射致角膜灼傷

聖誕、除夕之後緊接着新一年的開始,下月迎來農曆新年。街上充滿一片歡娛的節日氣氛,大家都把握機會外出閒逛與良朋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陳欣遇醫生2024年01月29日

為垂危病嬰「拔喉」──英國法院的判決錯了嗎?

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宗類似的英國法庭案件成為聳人聽聞的新聞。情景經常在深切治療病房,患有遺傳性代謝疾病或神經退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24年01月08日

從經驗和反思學習生命倫理

這幾年參與生命倫理教學,留意到學生在「認知理解」與「實踐行動」上不大配合,好像「學」一套、做一套。大道理和倫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劉善雅博士2023年12月11日

兩種死亡︰心臟停頓與腦幹死亡

病人躺在病床,一動不動,心臟監測儀顯示出一條直線,病人斷氣,死了──這是電視劇中死亡情節的典型場面,也是很多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黃維達醫生2023年11月13日

頁數:1 2 3 4 5 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