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469 個結果
頁數:1...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4

鄭若驊:回歸後簽訂了逾600項雙邊協定及安排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發表網誌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擁有獨特的地位,加上國家的全力支持及信任,讓香港在回歸後各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25日

習近平將出席慶回歸25周年大會及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

新華社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慶回歸25周年大會及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25日

總結過去 啟動新篇

7月即將來到,25周年是香港新篇章的開始。此際正是總結過去、前瞻未來的好時機。香港過去的成績有目共睹,根據立法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周伯展2022年06月25日

科學園增戒備 傳迎領導人訪港
或乘高鐵南下慶回歸 央視西九站設點

下周五是七一回歸25周年,早前盛傳中央領導人訪港,但因兩位來屆高官染疫而令預期稍為降溫,然而被指京官將會出入之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2年06月25日

劉慧卿:港自由法治漸消失

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接受有線新聞專訪時表示,感慨25年來自由、法治等香港核心價值逐漸消失,但她始終認為「和理非」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24日

政經語錄

...全文

2022年06月24日

葉國謙:官員確診或影響中央領導人來港

候任政務司司長、現任特首辦主任陳國基,及將過渡至新一屆政府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港區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24日

回歸25年 香港還是我的家

下周五就是7月1日,這是香港的大日子,更是回歸25周年紀念日,應該花氣力落筆。 四分之一世紀過去了,回歸日是香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期權教室杜嘯鴻2022年06月24日

中銀孫煜籲港推動ESG標準統一
發展創科產業 開闢金融新藍海

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一直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發展成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中銀香港(02388)副董事長兼總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回歸25周年2022年06月24日

【30天免費閱讀】退休金的融資

... 呢?當然是差強人意,回歸25年,房屋問題愈來愈嚴重,也是社會動盪的起源,這個問題一日不解決,更多人在年輕時不能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商管啟示李兆波2022年06月24日

綠色金融成香港發展新引擎

香港回歸25年,經歷多次經濟起伏、金融事件、疫症等重大考驗。由6月17日起,我們會連續4個周五,從整體經濟發展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遠瞻方嘯2022年06月24日

慶回歸嘉賓今起須點對點閉環及每日核檢

當局要求回歸慶祝活動部分出席者,今日起須「點對點」閉環管理及每天到檢測站進行核酸檢測。 政府總部西翼設置專用採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23日

政經語錄

...全文

2022年06月23日

變革中的香港工業

... 下,何去何從? 香港回歸25年來經濟乏善足陳。當內地主要城市經濟騰飛,香港的經濟角色卻模糊。同時,房屋、教育、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科網人語廖錦興博士2022年06月23日

萬科周銘禧盼新政府加快房屋供應
籲土地審批提速 放寬重建強拍門檻

... 持樓市健康發展。香港回歸25年來經歷過多次風浪,經濟和樓市縱有波動,迄今依然發展平穩,二手樓價指數(CCL)過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回歸25周年2022年06月23日

開放中英街

... 種遲來的春天的感覺,回歸25年,香港、內地仍然有森嚴的保安,防守邊界,築起高高的牆,阻止非法交往,在講求大灣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22年06月23日

改變思維共開新篇章

下周特區回歸25周年,適逢政府換屆,眾多媒體和KOL紛紛推出回顧與展望的專訪或文章,大部分都是着重特區政府過去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天圓地方劉勵超2022年06月23日

閉環管理知易行難 議員高官望天打卦

今年七一,香港將舉辦慶祝回歸25周年大會暨新一屆政府就職典禮,距離大日子愈來愈近,政界高度關注會否有國家領導人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22年06月23日

林鄭:故宮開幕禮為公職生涯完整句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作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倡議者、推動者,對故宮開幕感到無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22日

政經語錄

...全文

2022年06月22日

頁數:1...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