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99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本地仍有麻風病

社會衞生服務屬下的性病及皮膚病診所,起初為什麼由衞生署管轄?盧景勳醫生指與香港開埠早期的性病問題有關:「其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楊裕鍀2023年10月18日

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 從醫初心來自媽媽入院經歷

何謂醫者父母心?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教授有切身感受,他從醫初心來自媽媽入院的經歷,感受到一人病倒、全家困擾的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吳雄2023年10月04日

隨時拆炸彈

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教授隨時要出動救人,第一次約好他做訪問時,因他突發為病人施手術而改期。他的病人有老有少,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吳雄2023年10月04日

腎病科專科醫生林仲文見盡生離死別 時刻謹記保持工作和生活平衡

腎病很多時來得毫無預警,腎病科專科醫生林仲文行醫多年,看過不少讓人心酸的病例,很多發現得太遲,情況嚴重需要長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3年09月13日

家人與貓

隨着人口老化,無論內科還是腎病科,工作均愈來愈繁重,從前林仲文在公立醫院專科門診工作,上午平均看十多二十個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3年09月13日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曾文和 好醫生一定要給病人希望

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適當支援及鼓勵,可以幫他走出困境,踏上康莊大道。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曾文和認為,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楊裕鍀2023年08月30日

長跑長有

跑步一直是曾文和醫生的興趣,也是與病人溝通的橋樑。「有個病人很特別,認識10年,因為情況穩定,我們每次見面話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楊裕鍀2023年08月30日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邱騏驄 小時受哮喘之苦 誓為病人行多步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邱騏驄(Julian)自幼已和今天的專業結緣,當時他患有哮喘,經常進出醫院,目睹家人為照顧自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3年08月16日

預防疾病重要提醒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邱騏驄指出,防範耳鼻喉科疾病,飲食均衡和減少煙酒非常要緊。「喉癌、舌癌多跟煙酒相關。」如果飲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3年08月16日

不同時間做不同事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黃家星一直強調科研必須與國際交流及團隊合作,不宜單打獨鬥。「科研需要一個團隊,現在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楊裕鍀2023年08月02日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黃家星:醫生是從病房學習出來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黃家星(Lawrence)在腦神經科耕耘多年,致力找尋治療中風方法,他研究無創性的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楊裕鍀2023年08月02日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蔡宇程 自幼有一顆「救人」的心

「小時候夢想單純,想做超人。」仁安醫院過敏中心副總監蔡宇程醫生(Gilbert)自幼懷有一顆「救人」的心。 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林艷虹2023年07月19日

讓兒子學懂輸

在喇沙書院求學時期,蔡宇程是一名活躍分子,曾經擔任學生會會長、劍擊隊隊長,而且是高材生,2007年香港高級程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林艷虹2023年07月19日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 細說疫情經歷親情與運動轉變

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是網球愛好者,有留意賽事進展。疫情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楊裕鍀2023年07月05日

有濕疹也可運動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歡與陽光玩遊戲,何學工醫生認為,有濕疹的人也可以保持正常運動。 「其實我們經常對病人說,希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楊裕鍀2023年07月05日

心臟科專科醫生鄭裕康 爸爸身教孕育行醫初心

做人最緊要有心,做事更要專心致志。作為心臟科專科醫生,鄭裕康(Victor)知道每分每秒對病人都很重要,隨時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楊裕鍀2023年06月21日

日常護心小貼士

心臟病是香港常見的都市病,死亡率為首三位之一,每年有超過7000人因心臟病離世。心臟科專科醫生鄭裕康認為,想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楊裕鍀2023年06月21日

學打麻將能防失智? 何謂適合睡眠時間?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鍾鎮邦解謎

鍾鎮邦是一名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出身基層,父母早年做小販,他憑努力讀書向上游,因為有感長者被社會遺忘,所以接受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3年06月07日

父母同患腦退化症

鍾鎮邦在進修腦神經科前曾接受老人科訓練,因為他喜歡照顧長者。「老人家屬於被社會遺忘的一群——例如當嬰兒來臨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3年06月07日

心臟科專科醫生方平正 作詩句「眼前病者是全人」自我警醒

心臟科專科醫生方平正本來有機會是另一個蓋茨(Bill Gates)或馬斯克(Elon Musk)。 讀書成績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劉健華2023年05月24日

頁數:1 2 3 4 5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