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爾夫人初會蘇聯新貴戈爾巴喬夫的情況。那時外界對這位政治新星所知不多,鐵娘子會面後說了一句饒有意思的話:"We ...全文
... 對上一次為2000年戈爾〔Al Gore〕對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在餘下三次(2004、 ...全文
... 令希拉莉很有機會成為戈爾(Al Gore)之後,另一名贏普選票但落敗的民主黨候選人。專家認為,美國官員可能因為 ...全文
... 情況,重演二○○○年戈爾對喬治布殊的一幕。 英美選民既然作了在傳統政治菁英眼中非理性的抉擇,何以向來厭惡不明朗 ...全文
... 0年的總統大選,包括戈爾(Al Gore)於2000年在普選票勝出但於選舉人票落敗。他被訪時正值特朗普陷入連串 ...全文
... 大選將成為2000年戈爾對喬治布殊翻版,亦非暗示特朗普會在popular vote(全國得票率)上勝過對手,希 ...全文
... 像2000年民主黨的戈爾(Al Gore)那樣,選情受綠黨納德(Ralph Nader)影響。當時納德得票2. ...全文
... 000年大選小布殊對戈爾一仗,當時兩人得票十分接近,直至點票後期均未獲入主白宮所需門檻的270張選舉人票,因此 ...全文
... 差距,擊敗民主黨對手戈爾,反映該州重要性。 拉丁裔變關鍵 特朗普陣營已表明須拿下佛州、艾奧瓦、俄亥俄及北卡羅來 ...全文
... 贏得較多選舉人票,但戈爾(Al Gore)贏得較多普選票。最後,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喬治布殊勝出,成為經典例子。佛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EJ GLOBAL plus 寰球信識郭耀斌2016年11月05日
... 時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就因為輸了些微選票予「小布殊」而要重新點票,搞咗成個月,戈爾還算是君子,而且爭議集中在 ...全文
... 共和黨小布殊跟民主黨戈爾的孰勝孰負爭議持續超過一個月,令政權交接過程變得異常緊迫。特朗普對政治慣例視如無物,他 ...全文
... 紛後(是年大選布殊和戈爾得票十分接近,難定勝負,最後由高院「司法判決」,經過三十六天的爭議才定案〔布殊勝出〕) ...全文
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在1998年只有23歲時,於白宮會見時任美國副總統戈爾(Al Core),受對方感染,投身推動 ...全文
... 選前夕,民主黨候選人戈爾(Al Gore)陣營爆出他曾因醉駕被捕,引起嘩然,但小布殊立刻召開新聞發布會解畫,危 ...全文
... 執政時期擔任副總統的戈爾(Al Gore),周二亦在佛羅里達州為希拉莉站台,他憶述其在2000年總統大選中,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