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649 個結果
頁數:1...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炎夏追憶氣味似水年華

對氣味的喜惡是很個人的。戀人令難忘的幽香可惜更大可能是人工,來自香水或洗髮精,更刻骨銘心的是一股濃烈的狐臭,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千膚所指侯鈞翔醫生2017年07月10日

暗瘡防治知多點

又是7月天,隨着夏日炎熱的天氣來臨,紫外光指數上升,很多男女不論任何年齡,臉上都長出粒粒可惡的「痘痘」,不但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百科齊放陳錦添醫生2017年07月08日

親者痛仇者快的真相

甜蜜笑意是待客之道,也是人與人之間賞心悅目的事。德蘭修女叫笑容是愛的禮物,佛經稱為「面施」──面容和藹,常帶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千膚所指侯鈞翔醫生2017年07月03日

可致命敏感

最近一個月,治療了3個急性過敏症。第一個是約半歲大的嬰孩,他一直只進食母乳。一天,媽媽生病了,母乳量不足,要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急症雜談甄家樂醫生2017年06月30日

黑頭麻子臉暗瘡殺手

暗瘡又叫痤瘡、青春痘,不同地區的研究指出,約九成青少年曾患暗瘡。暗瘡最大的成因並不是細菌感染,而是毛囊皮脂腺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千膚所指侯鈞翔醫生2017年06月26日

醫學美容之肉毒桿菌素

注射肉毒桿菌素去除面部皺紋可算是過去十多年最流行的醫學美容治療手段之一。其實肉毒桿菌及其毒素早在1895年就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非常容醫何維新醫生2017年06月23日

太陽的陷阱──防曬

「夏至」過後,表示炎炎夏日已經來臨,大家今年已到海灘或泳池作「下水禮」未呢?烈日當空,能夠在碧波中暢泳應該是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何家銘醫生2017年06月22日

肉毒桿菌與人類表情進化

1902年,俄國巴甫洛夫研究狗隻消化系統對食物反應,為此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但他在動物身上所作出的各種試驗及手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千膚所指侯鈞翔醫生2017年06月19日

中大中醫學院院長推崇 現代華佗必研「中體西用」

清朝末年,洋務派官員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領導這場運動的李鴻章不單着眼於工業發展,他其實亦創建了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大學道陳春燕2017年06月14日

走上整形醫生之路

... 專業訓練的整形外科或皮膚科專科醫生操作,以最小的風險達到最佳療效和保障。 至於坊間經常聽到的「美容醫生」、「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非常容醫何維新醫生2017年06月09日

濕疹︰論中西醫合璧之難

... 苦茶。然而香港不缺乏皮膚科醫生、過敏學者、家庭醫生和中醫師。患者絕對不應該忍受濕疹和死亡的悲慘下場。 以前也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百科齊放韓錦倫醫生2017年04月29日

銀屑病關節炎 及早控制免損關節功能

俗稱為牛皮癬的銀屑病,其實不只影響皮膚,也可以對身體其他器官組織造成損害,如關節炎、眼睛及血管等等,若患者發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余嘉龍醫生2017年04月21日

正常的皮膚其實不正常

幾年前,一位德國5歲小孩的生日願望不單叫父母吃驚,而且震驚全球。 他的願望是「死亡」,他患有異位性皮炎或濕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千膚所指侯鈞翔醫生2017年04月03日

偷窺

拍攝者:李梓源_皮膚科專科醫生、香港醫學會攝影會會員 拍攝時間:2016年1月 拍攝地點:日本長野 彭麗雯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放眼世界彭麗雯醫生主理2017年04月01日

濕疹皮囊

... 香港大學工作5年,與皮膚科沈馮君教授共同出診,大抵因為大學是最高學府、名醫雲集關係,求診者多不勝數,疑難雜症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懸壺手記林小珊博士2017年03月30日

上網睇醫生 彈指驅病魔
視像診症 遙距配藥

... 道不再局限於電話。以皮膚科為例,病人只須藉互聯網上傳照片,醫生再以電腦放大觀察,即可對症下藥。澳洲及美國已有物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 創科鬥室2017年03月20日

塵蟎過敏的脫敏治療

經常聽到人說有食物過敏,例如吃蝦蟹後皮膚痕癢紅腫,唯一解決方法只有戒口。對於有塵蟎過敏人士,雖然可以嘗試盡力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李德康醫生2017年03月17日

嚴重皮肌炎 梳頭也乏力

... 重的話,最好及早諮詢皮膚科及風濕關節科醫生的意見。 撰文:陳湧醫生 明德國際醫院皮膚科專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陳湧醫生2017年03月10日

生命因濕疹而終結

多年前接受皮膚科訓練時,曾有前輩說笑,學懂醫濕疹便可應付一半的病症,可見這是皮膚專科的基本功,bread &a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千膚所指侯鈞翔醫生2017年03月06日

情緒失衡是「疾病」 須服藥調節腦分泌

... 奈。同樣地,看過多名皮膚科專科醫生及嘗試過多種治療後,病情仍然沒有改善。後來,因病情令他困擾甚深,他便向精神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鄧兆華教授2017年02月28日

頁數:1...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