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757 個結果
頁數:1...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水的警示

... 品和食物。 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切記不能盲目跟隨,尤其是晚期腎臟功能衰退、腎病綜合症、心臟衰竭及肝硬化等情況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生與你鄧智偉2018年03月12日

社區健康服務網絡:體重及腰圍控制「治未病」

... ,由於肥胖是導致許多慢性疾病的原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在所有肥胖類型中,尤其需要注意「中心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自講自治黃譚智媛 、鍾麗丹2018年03月10日

如何預防過勞死?

... 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嚴重甚至會致死! 其實早有研究顯示過勞可能引起高血壓、心臟病或中風;最近更有研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百科齊放梁達智醫生2018年03月10日

定期評估三高風險 防心血管疾病

... 致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情況令人憂慮。「三高」可以毫無症狀,令人難以察覺,它可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甚至致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鄧慶鏞醫生2018年03月07日

低糖低鹽低脂肪少味精

... 肥、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機會。 在食品加工之中,白糖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是「積量」(Volume),即在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精靈一點陳伯南2018年03月05日

應對人口老化 不能只靠增撥資源

... 空間改進: 一、推行慢性疾病管理券計劃 據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政府應考慮讓45歲或以上人士進行體檢,一旦驗出高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廖美香2018年03月03日

建立共享須三大元素

研究顯示,多步行有助延緩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等,你知道居住地區的「好行度」嗎?計劃子女就學,「孟母三遷」時除了注意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科網人語鄧淑明博士2018年02月26日

留在公院的原因

... 只不過,在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上升的情況下,醫院服務需求不斷上升,病床數目的需要自然也同樣增加。在空間有限的醫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者之言天峯醫生2018年02月24日

陳肇始料流感高峰期持續一段時間

... 展基層醫療健康,做好慢性疾病預防工作,冀減少入院人數。 據醫管局資料顯示,聯合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廣華醫院等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2月19日

檢視流感疫苗成效與謬誤

... 高風險因素的人群如有慢性疾病人士,患流感引發肺炎等併發症的機會較大。香港過去3年,每年在流感季節期間共有大約5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熱話黃天祐醫生 陳虹醫生2018年01月31日

糖尿腎病及早治理 避免不可逆轉

... 糖尿病是常見的全球性慢性疾病,現時本港每10個人就有1人為糖尿病患者;若是65歲或以上人士,則每4人就有1人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黃煜醫生2018年01月19日

靜觀減壓 改善老中青身心健康

... 式,改善症狀。而對於慢性疾病患者的家庭照顧者,靜觀會讓他們多思考自己的角色和付出,並嘗試從被照顧者的角度看待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黃仰山教授 張德杏博士2018年01月16日

益生菌的迷思

...  Disease)等慢性疾病,益生菌的治療作用到目前仍然未被肯定。 益生菌作為腸道疾病以外的用途,近年的研究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書直說馬國超醫生2018年01月12日

醫管局加強流感個案恒常監察

... 似流感患者,尤其是有慢性疾病人士及孕婦等,應盡早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並建議市民接種流感疫苗。 醫管局指出,公立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1月11日

人類未來如何避免食樹皮?

... 統,甚至協助人類治療慢性疾病,延年益壽,某程度上有點似近年流行的「飲食療法」(又稱飲食保健)。不過,如果有「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電視導賞潘天惠2018年01月08日

機上有人暈倒了

... 翻譯,得知男的沒什麼慢性疾病,但早前有些傷風感冒,吃了些藥,上機前在機場喝了幾杯日本燒酒!怪不得檢查他的呼吸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外科謝卓華醫生2018年01月04日

美國人口預期壽命下降的反思

... 例擴大,從而導致一些慢性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但把視線放回香港,近年來,香港的老齡化趨勢也日益明顯,同時政府在醫療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葉兆輝 鄭燕2018年01月02日

IT女強人轉「營」 智能「搭訕」追蹤保健

... 生診斷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血膽固醇過高、糖尿病等。另有研究指出,早期行為干預能改善健康習慣,大大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 創科鬥室2018年01月02日

捨.得

... 覺間,已經將富貴病或慢性疾病的年齡推前了不少。 當然,林日彥在2017年經歷一場大病,死過翻生後,就更加為身邊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堅‧離地城林日彥2018年01月02日

女性強骨有妙法

... 等亦有機會導致常見的慢性疾病「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可引發骨痛、脊柱變形及骨折,嚴重的話會影響健康及生活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安康晚年許彩玉2017年12月21日

頁數:1...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