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000 個結果
頁數:1...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150

曾當逃兵

即使多堅強的人,還是有脆弱的時候,小書於接受電療和休養時大量閱讀和反思,寫了《小情書2》,記錄低生病經歷、看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07月20日

葛民輝首次策展 以小時住公屋經驗壓縮一切

葛民輝(Eric,人稱阿葛)向來鬼主意多,每個範疇都有興趣涉足。從電台到電影,從演藝到時裝和設計,建立起自己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19日

給大家一個機會

阿葛第一次策展的展覽雖然已經開幕,但每天都有新作品加進去,他笑言要藝術家準時交作品很難,「藝術家是永遠無法預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19日

梅窩租田復耕 江鳳儀療癒身心

梅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耕作,水源足,不少人種水稻為生,然而政府為解決人口增多的用水問題興建石壁水塘,截去水源,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18日

博爾頓:特朗普無力搞政變

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周二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專訪,談及去年初發生的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22年07月14日

萬鈞匯知中學 中一新生入學前後節目豐富

新冠疫情反覆,學校授課計劃都被打亂,對於即將離開小學、進入全新中學環境的準新生是一大挑戰。 萬鈞匯知中學一直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學導覽林艷虹2022年07月14日

風流而不下流

... 的蔡瀾,邀請紅星嘉賓訪談的節目《今夜不設防》,占飛重看一遍,可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兩位已故才子在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2年07月13日

化石買賣

來自德國慕尼黑的恐龍專家Christoph Keilmann,出生於一個礦石世家,早年接手父親的生意之前,在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7月13日

科學館恐龍展 德國專家揭化石租金逾百萬元一組

科學館近日舉辦了免費入場的恐龍展「八大.尋龍記」(即日至11月16日,須預約),大受公眾歡迎。而負責把恐龍化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7月13日

神舟13號航天員 談飲尿液再生水

神舟13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近日接受央視《面對面》專訪談太空生活體驗,談及是否對由尿液生成的再生水產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22年07月12日

鄭晉軒因家中辣椒醬成為導演

疫情嚴峻,許多人被迫停工,從事市場推廣的鄭晉軒(Coba)因為在家工作天天要與父母共對,摩擦愈來愈多,決定找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12日

英雄中的英雄

藝術家不是龍虎武師,但原來也要搵命搏。1999年,林天行抱着「死又何懼」的大無畏精神,抱恙踏足西藏,即使病到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7月11日

水墨大師林天行 藝術重於生命

他自小立志當畫家,1984年由老家福建來港,但在工業昌盛的文化沙漠嘗盡苦頭,做過體力勞動工作,曾經無錢交租、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7月11日

差估署主動查涉違反劏房租務管制個案

... 租客發出邀請函以進行訪談;及主動探訪各區劏房租客,直接了解其業主有否涉嫌觸犯相關罪行,並作適當跟進。若懷疑有業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7月06日

左耳聽力剩一半

2022年5月28日下午3點半左右,不少香港人應該正在享受周末的愉快時光,而身在烏克蘭的香港人陳子煜就不幸遇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7月06日

深入烏克蘭交戰區 港攝影記者陳子煜:要來就不會驚

自俄羅斯今年2月揮軍入侵烏克蘭以來,聯合國估計多達500萬人逃離烏國,但也有少數人「冒死」逆流而上,其中一個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7月06日

全能音樂人洪嘉豪 失戀不哭卻為粉絲哭

「做慣小角色/存在誰稀罕/角落裏獨處暗中遠望……」,去年在「我是現場」音樂會上洪嘉豪(Joey)演唱《主角光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07月05日

九十後情侶開專頁吸2.3萬蛋控

英國廚藝天后Delia Smith說過:「雞蛋,簡而言之就是一件藝術,大師級的設計和構造,一個絕妙的包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7月04日

食蛋心得

雞蛋產地不同,蛋殼顏色各異,但味道又有沒有太大差別呢? 「湖北蛋最好食!」David率先說道:「蛋黃呈橙色,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7月04日

紐約人

奮鬥多年,事業終上軌道,松山智一坦言仍有不少掙扎,尤其是紐約百物騰貴,「要找方法持續下去」。 他自言經常會感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02日

頁數:1...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15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