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8 個結果
頁數:1

使用再造水料年省4800萬 水務署發展中水重用

... 北區石湖墟的全港首座再造水廠亦於今年3月20日投入服務,為香港供水系統引入另一新水資源—再造水,預期每年可節省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9月15日

特斯拉390億墨西哥設車廠

... 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循環再造水。 另外,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特斯拉準備推出代號「Project Juniper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23年03月02日

國安公署大樓 央企開工承建

... 去年批出的上水及粉嶺再造水供應工程也值約5.9億元。 根據前年立法會文件顯示,地皮本由社會服務聯會營運過渡性房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2年08月29日

【信報月刊】瘟疫倒逼轉型 重建「世界的香港」

... 第三大煉油中心、強大再造水技術,市民收入中位數高香港近一半……,此地是相距約四小時機程的新加坡。 「香港資源優 ...全文

2020年04月02日

飲水思源

... 「妙法」是把部分循環再造水引到水塘作為補給水源,自然地成為食水供應的一部分。這種間接地把再造水變成食水的方法也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熊斌2019年11月09日

渠務署研設風暴潮預警系統

... 供約5.65萬立方米再造水。渠務署亦擬把當中2公頃地用作共享空間,包括建造500米河畔步道及設觀鳥區和種植園,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03月29日

水務署擬2022年北區供應再造水沖廁

... 區內污水加工處理生產再造水,由2022年起,逐步向新界東北地區供應再造水取代食水沖廁。 黃仲良指出,屆時上水粉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1月03日

云爾錄 :政府研2022年起再造水沖廁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發表網誌,透露水務署和渠務署合作推動大型再造水計劃,包括擴建渠務署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前期工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8年11月26日

黃偉綸冀市民就循環再用水表達意見

... 務署亦正合作推展生產再造水計劃。 他續稱,氣候變化對水資源有重大影響,為確保香港在氣候變化下仍可穩定供水及可持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11月25日

水務署就供應循環再用水諮詢公眾

水務署今起至12月17日,就在香港供應循環再用水展開為期60日的公眾諮詢。 循環再用水包括再造水(將經污水處理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10月19日

新加坡四大水喉

... EWater,高純度再造水)及淡化水,以上4種水資源並稱為「新加坡四大水喉」,這等造水努力得到回報,令水供議題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天圓地方劉振江2018年08月01日

船灣淡水湖建屋論帶來的契機

... 源的供應;其中之一,再造水佔40%、海水化淡佔25%、天然雨水和購買淡水只佔35%,到了2030年,該比例更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岑延威2017年08月05日

供水自給是守護自治之策

... 供水比例。當然,運用再造水的技術作為輔助供水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做法。根據資料,將軍澳的海水化淡廠項目在最初投入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鍾誠祥2017年06月09日

穩定的香港水資源

... 和為新界東北地區供應再造水。我們亦計劃於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實施中水及雨水重用。屆時,本地集水、沖廁海水、東江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周世威2017年05月22日

探討購買東江水政策

... 行節約用水教育及開拓再造水技術;同時,政府亦應進一步擴闊海水沖廁服務的涵蓋面,以進一步降低現時有達8.4%淡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議政梁繼昌2017年04月28日

修訂東江水供應協議 優化水資源政策

... 快讓「海水化淡」和「再造水」投入水資源供應鏈,透過多元化的供應,讓市民在如果東江水供應不穩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享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羅祥國、葉家齊2016年11月17日

智庫倡修訂東江水供港協議

... 」調整水價,以及加強再造水及海水化淡應用。身兼研究所召集人的曾鈺成認為,內地尤其珠三角地區均面對水資源短缺,加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11月05日

新加坡水資源政策的啟示

... 三、新生水(即高純度再造水)。當2061年與馬來西亞的供水合約屆滿後,一般估計,為了戰略需要,新加坡將會停止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為公梁繼昌2016年03月30日

頁數: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