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者只能靠個人想像,解讀畫作含意——或者根本沒含意。
罕見疾病
基里訶從不解釋其超現實作品有何寓意,較易理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24年08月05日
... 自然,親臨現場才能解讀畫中奧秘。
展期由即日至2024年2月28日。
展覽詳情,請瀏覽https://hk.a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24年01月15日
澳門藝術博物館早前與南京博物院合辦「翎靜芳馨──南京博物院藏陳之佛作品展」,展出陳之佛草圖、粉本、素材及器物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9年09月20日
享壽94歲武俠小說泰斗金庸10月30日於香港病逝,原名查良鏞,把鏞字拆開以作筆名,作品妙筆生花使全球的華人着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12月08日
... 看畫是殺風景的,當說讀畫才對。」朱自清在《子愷漫畫》代序寫道:「我們都愛你的漫畫有詩意;一幅幅的漫畫,就如一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8年12月04日
... 位。畫展如雨後春筍,讀畫人難免疏漏,此刻4條弦線再次奮力撥動,同時發出響亮的聲音,若如撕裂縑帛般清厲!
自小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11月24日
美存在於客觀現實生活中,我們從中體驗其本質,隨着時代和精神文明的發展,藝術家不可能無動於衷,與豐富的生活環境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11月10日
如果要清點敦煌壁畫留下的遺產,從歷史的維度而言數之不盡。經緯交織貫穿歷史,那些遠古的生活片段,或仙靈飛騰、雲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10月27日
有一些人認為中國畫屬於「非寫實」,一談到寫實就嗤詆為西畫,未免失之偏頗!為此本期介紹宋代傳世名作,李公麟的《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10月13日
第一次見到李光裕的作品是在台灣屏東(阿猴)的海邊,一位東港很低調的收藏家裏,除了收藏近百年的普洱茶,紅印、黃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品味.白魚白魚2018年10月06日
... 地通往另一種極端,在讀畫中補救疏淺的知識範圍。
花鳥與山水相融
吳國亭生於南京,在蘇州鐵路中學就讀高中,他喜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9月29日
中秋的月亮是全年最大、最明亮、最圓滿的,此時會聯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漢民族對於月亮的想像較原始的說法是:月亮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9月15日
龍和蟲都是動物,龐然大物的恐龍早已滅絕,而小蟲的生命綿延不斷,盡管如此,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龍,人仍喜歡攀龍附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9月01日
在文人畫興起之前,繪畫在三百六十行中不算高尚,功用是所謂障壁而已,歷史的長河淹沒了不少的畫人。歷來御前効力者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8月18日
在文徵明親植的紫藤花下拜別師長,步出校門常想到500多年前的文人:一生不仕的沈周,其詩文書畫造詣極高;官宦門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8月04日
... 特定符號的推敲,延伸讀畫者的幻想。
獨特東方魅力
徐天潤1986年移居香港,慶幸「懷才得遇」,第二年便加入王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7月28日
龎均生於上海,祖籍江蘇常熟,可算是我的同鄉。有幸在中環交易廣場拜覽大展「六十年的約定.龎均油畫展」,一位與畫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7月14日
聽聞名山大寺商業味很重,失去了一份應有的清靜和莊嚴,本港的電視曾報道:和尚尼姑的桃色勾當,還涉及挪用信徒奉獻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7月07日
前一時期香港荷李活道明畫廊新開張,舉辦「色焰的盛宴.李錫奇」個展。由本港著名藝術家林天行的公子林沙洲先生出任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6月23日
名家王秋童,擁有中國畫學會香港執行會長、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香港美協副主席、香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深圳畫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