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92 個結果
頁數:1...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誰是lesser evil?

有曰,民主政治是選擇lesser evil,亦即兩害取其輕。上屆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與希拉莉之爭便為箇中典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10月22日

無底線抗爭的預言與終局

時至今日,原來十一國慶日的所謂「endgame」終局,只屬小兒科;政府隨之宣布引用《緊急法》訂立《反蒙面法》,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10月08日

稚子可悲 偽學可恥

很多人都知道,古希臘三大哲人之一的蘇格拉底遺下一句名言:「認識自己無知,就是最大智慧。」對於「無知」,其實他還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9月28日

去除無底線抗爭迷思

香港如何走出困局?相信沒多少人認為,特首林鄭月娥新建的對話平台足以止暴制亂,其餘落實《收回土地條例》或再度派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9月21日

都是賭徒心態作祟

特首林鄭月娥正式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一如預期,未能遏止示威者的活動。畢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以至「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9月13日

既談良心 也看結果

撤回《逃犯條例》能否平息一切紛爭?目前尚未可知,至少黃營文宣馬上重申「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事實上,「遍地開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9月06日

黃營焗賭 贏定輸?

早前的「和理非日」,真的只有一日,而非日日如是。在過去一星期,特別周六日,衝突畫面又再出現,示威者針對警員的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8月30日

恐怖主義苗頭轉為和理非苗頭

剛過去的周末,不論黃營或藍營,均十分歡迎民陣的「和理非」集會。顯而易見,這是民心所向,希望各方日後也恪守此調,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8月24日

即如戰場 亦有底線

做人做事,都應該有條底線,也必須有條底線。不過,今日香港的抗爭,卻被稱為「無底線抗爭」;這是否意味為了達到政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8月10日

奪回主導權 林鄭大可為

一如前述,示威者的暴力升級,只會換來警方反制的升級;後者面對阻力已比前減少,因為市民對此愈來愈認可,前者人員被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8月03日

政治戰爭 已經開打

相信不少市民,皆對最近所見的駭人畫面感到匪夷所思。由《逃犯條例》到「一國兩制」的矛盾,固然是背後底因,但何解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7月23日

三份報章避用「壽終正寢」之謎

7月9日,特首林鄭月娥公開說「《逃犯條例》草案壽終正寢」;政府新聞處亦以此為題發出新聞稿。繼「暫緩」、「停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7月12日

守得雲開 慘見血月

林鄭應該很高興。那天晚上,示威者大鬧立法會,向世人盡展何謂暴力、何謂暴徒、何謂暴動,本來一直捱打、一直隱遁的她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7月06日

不撤不撤 更待何時

《逃犯條例》一役,特首林鄭月娥一而再錯估民意。繼誤以為早前的4個方面回應,可撲熄6月9日的遊行怒火,結果卻釀成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6月19日

請中央全面準確理解逃犯條例

繼數十萬以至百萬人和平遊行後,特首林鄭月娥仍然堅持周三(12日)把《逃犯條例》修訂交到立法會二讀,於是由催淚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6月14日

逃犯條例 勢成騎虎

一個陳同佳,已弄得香港滿城風雨,就連北京和華盛頓都加入戰團。事件發酵至今,已非一宗殺人案或是修訂《逃犯條例》那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5月25日

權——逃犯條例與議會雙胞

由《逃犯條例》修訂爭議不斷,到所涉法案委員會鬧雙胞,其實可以一字以蔽之:權。這個權字,還牽涉兩個層面:一是把你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5月15日

逃犯條例的深層矛盾

《逃犯條例》成為最新政治危機,相信政府事前未有料到修例會如此惹火,否則,當局也不會選擇此時急急上馬。 今次出現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5月09日

量出為入的理財哲學

《基本法》規定,香港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然而,在確保平衡預算的前提下,「量出為入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2月21日

國歌法立法 泛民多敗一仗

「泛民,機會嚟喇!」《國歌法》立法,理論上是泛民扭轉頹勢的大好契機。畢竟,《國歌法》在「一國兩制」下,屬於「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9年01月14日

頁數:1...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