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78 個結果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房策政綱 尚有良方?

由Omicron帶動的第五波疫情,既令立法會選舉餘溫急速冷卻,亦令下月即將進入提名階段的特首選舉難以炒熱。不過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2年01月18日

《千萬別抬頭》揭民主流弊

民主不是完美的制度,卻是迄今最好的制度,相信沒多少人反對。然而,箇中哪裏不完美?又可怎樣改善呢?相關議題卻如禁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2年01月06日

選舉的贏家與輸家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誰是贏家?誰是輸家?這不是指,按選舉規則所定義的勝負。坊間繼續把焦點放在投票率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2月23日

谷票很正常 棄投不陌生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將於周日投票。這是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建構「愛國者治港」原則之後,所舉行的首次全港性選舉。相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2月18日

「與病毒共存」末期檢討

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各地馬上收緊防疫措施,除了重新要求佩戴口罩,有的還重新封城、封關,規定未打針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2月09日

與動物共存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乃大自然定律。及至人類出現,成為地球霸主,這套規則開始改寫,包括出現保育概念,包括近期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1月30日

貧窮率反映什麼

香港最新貧窮率升至23.6%的紀錄新高,幾乎每四人就有一人屬於貧窮,整體貧窮人口達到165.3萬人。究竟香港出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1月23日

選舉競爭與合作統一

新選制下,立法會選舉是否富於競爭性,繼而會否拖低投票率,成為除勝負以外各界的關注重點,以至有傳炒熱選情已成一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1月12日

何謂自由

不自由,毋寧死。近年香港,更愈愛高舉自由,自由甚至成為離開香港、遠走他方的理由。 移民提高了政治自由? 現在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1月04日

港人何時出關?「清零派」結泡!

新冠肺炎疫情困擾香港將近兩年,港人「外遊癮」已屆臨界點,大家均欲走出愁城唞唞氣。特別是,愈來愈多地方選擇「與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0月26日

選戰敲響 你準備好了?

作為特首林鄭月娥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而她又僅當了一屆特首,外界難免在報告內找尋她會否爭取連任的痕跡,包括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0月14日

為何不選?為何要選?

民主黨是否出選來屆立法會選舉?該黨上月底召開會員特別大會,在選與不選之間弔詭地給出第三條路,決定由中委會制定甄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0月05日

「與病毒共存」中期檢討

「與病毒共存」是否可行?疫情沒完沒了,病毒或難滅絕,各國已相繼採此策略,不再堅持爭取「清零」。究竟,有關地方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9月23日

藍營愈戰愈懂 黃營再無論述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聞近日一浪接一浪,繼「十四五」宣講團上月底來港打響頭炮,去周還接連公布「前海方案」(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9月17日

監管風暴是與非

內地最近掀起監管風暴,由整頓科網股,到管打機、管補習,以至三次分配,就連娘炮、飯圈等娛樂文化都要管,教育方面的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9月09日

我們會否「與病毒共存」?

愈來愈多地方選擇「與病毒共存」,因而也愈來愈多人質疑應否繼續堅持「清零」。由香港到內地,究竟會否改弦易轍?並且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8月31日

人口減少的真相

近期有關「移民潮」的討論甚囂塵上,適逢統計處最新公布人口數據,2021年中香港人口減少87100人,跌幅為1.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8月24日

新疫苗戰及輿論戰

疫苗,被視為人類戰勝疫情的終極銀子彈。不過,來到今日階段,這場疫苗對病毒的戰爭,出現了不少新的狀況;連同舊的問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8月17日

團結的奧運

東京奧運好不容易舉行當中。世人都在擔心,這場疫下最大規模的盛事,會否淪為「超級傳播活動」;主辦方則希望,大家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8月03日

如何看待英國抗疫策略?

英國能否走出疫困?各地正在觀望這個先例。問題是,其如意算盤究竟是什麼?在疫苗接種率不夠高之下,太早解封以至「與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7月22日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