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78 個結果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同情是感性 政治要理性

惻隱之心,人皆有知。有人身故,別人同情,誠乃正常不過。然而,倘是同情施襲者,則屬另一回事。而更重要是,為何同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7月16日

一個疫情 兩種輿情

分道揚鑣乃近年熱門詞,多針對中西政經而言;在疫情方面,東西方亦見分道揚鑣,所指不限確診及打針情況,也包括了輿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7月07日

傳統黃營政黨──政治活死人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政壇好不「熱鬧」。近一年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有新的狀況,至今仍未休止。 以本月為例,每周都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7月01日

過度政治化的「躺平主義」

「躺平主義」之議,從內地熱到香港。此詞於網上興起,故無權威正式定義,泛指一種青年思潮──與其力爭上游,不如躺平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6月15日

谷針的正名

打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世人已視疫苗為走出疫困的答案;不過,在實現群體免疫之前,疫苗普及卻一波三折。首先要成功研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6月08日

娛樂節目的社會責任

港台節目《視點31》早前辦了一場小辯論,邀得城中兩位娛樂圈的黃藍代表──盧覓雪和朱庭萱──圍繞兩間電視台的最新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6月02日

姜濤:時勢造英雄 英雄造時勢

2021年接近走到一半,半年結下的香港風雲人物,幾沒懸念──相信難以反對,得獎者乃是姜濤。由年初挾着最受歡迎男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5月26日

美英戰勝疫情了嗎?

經濟上,中西分道揚鑣愈演愈烈,雙方都厲行供應鏈本土化以減輕對外依存;疫情方面,同樣見到分道揚鑣,正當發達地方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5月14日

巨細無遺的新冷戰公關戰

「新冷戰」是否經已打響了,答案仍言人人殊,視乎定義與觀點;不過,以美英為首的陣營,與中國之間的競爭,則肯定漸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5月04日

疫苗消息紛沓 完整資訊短缺

近日有關疫苗接種的新聞紛至沓來,既摻雜了好消息和壞消息,也有全面與偏頗之分。如果說,網絡時代造成「資訊爆炸」,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4月20日

選舉收緊了 普選容易了?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具體細節出台,手術絕非微創那麼簡單,不單止顛覆香港政治版圖,還根本改變了整個政治制度。的確,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4月08日

中西輿論戰 搶道德高地

中國與西方陣營的「明爭明鬥」,恐已一發不可收拾。即使美國新任總統拜登釋出善意,邀請中方展開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3月30日

豈止讀懂書 更寫好劇本

過去有曰,香港是一本難讀懂的書。不知有幸還是不幸,北京似乎愈讀愈懂,至少體現在政治層面:由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3月23日

完善選舉制度的理想中庸點

在「愛國者治港」的大纛下,完善選舉制度會把香港引向何方?「一國兩制」是否進一步向「一國一制」靠攏?香港民主進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3月15日

審判預算案

極端容易,平衡最難。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也體現了平衡之難。要在世紀疫症下平衡收支,固然很難;更難的是,如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3月05日

國際疫苗戰與本地疫苗戰

正當全球疫苗接種劑次突破2億,香港卒之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某程度言,我們未算太過落後,因已領前澳紐、東南亞、中亞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2月26日

BNO新措施有何「問題」?

英國政府向擁有BNO身份的香港人提供移居當地及入籍途徑,引起中國的強烈不滿,認為是干預了中國主權及香港事務,因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2月17日

拜登挑對敵人了嗎

「如果你可以不帶保鑣,單人匹馬行入社區,安然無恙行返出來,我支持你終身做……」在2.5萬國民警衞軍的保護下,即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2月02日

疫情新階段 考慮主動出擊

本港疫情出現回升跡象,確診數字在中至高雙位數徘徊,單日新增確診更一度重上100宗水平。此前,大家還寄望農曆新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1月22日

兩個佔領事件之異同

有曰,2019年的修例風波令不少香港人政治覺醒;其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觀乎各地政府抗疫反應也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01月18日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