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承耀家世顯赫,中華廠商會創辦人葉蘭泉為族中長輩,父親葉大楨是香港名醫,1936年宋美齡曾秘密來港求醫,正是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2月10日
身兼收藏家團體「敏求精舍」三任主席、「攻玉山房」主人的葉承耀,既是全球最重要的明式家具藏家之一,亦是本港著名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2月10日
葉碧君校長熱愛運動,任教過數學、常識及電腦科,推動STEM教育自然水到渠成。「運動好處多,強身健體之外,還能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幼小學府王嵐2024年12月05日
勤有功、戲無益這句老掉牙的話,早就不合時宜,尤其現今社會愈趨重視體藝造詣,加之其對身心健康、性情薰陶有着決定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幼小學府王嵐2024年12月05日
唐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有云:「見水是水,見水不是水,見水只是水。」談的是禪境,後世則已無限延綿,代入各種心境事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4年11月30日
正向勵志類書籍有一句相當有名的「起床金句」:「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心中的夢想。」這金句光是想像都覺得充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學導覽王嵐2024年11月28日
問到郭富華校長的春風化雨之路,他即說起自己的「慈幼緣」。「我讀慈幼小學、中學,所以慈幼會的教育理念對我有很大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學導覽王嵐2024年11月28日
這些年愈來愈多藝人將事業拓展至網絡平台,建立社交賬戶上載工作、生活照是基本,再積極點的會拍片經營影片頻道。有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27日
金牌司儀、殿堂級編劇、電台名嘴、才子作家……輝煌稱號通通適用於鄭丹瑞(Lawrence)身上。人稱「旦哥」的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27日
由諾貝爾獎得主高錕至兩位中大校長、從藝術文教名宿至政商賢達,若形容聖若瑟書院人才輩出也稍嫌低調。屹立港島半山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學導覽王嵐2024年11月21日
聖若瑟書院今年迎來150周年校慶,郭迪民身為St. Jo仔的日子不短,小學6年,中學7年,加上回母校做老師至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學導覽王嵐2024年11月21日
邵逸夫獎於2002年成立,為科學界重要國際性獎項,每年設有3個獎,包括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以及數學科學,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19日
經歷過世紀疫情,愈來愈多人明白醫療、科學的進步攸關重大,微小如檢測的準確度、時間長短,都能產生巨大影響力。而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19日
時髦熱門的景點往往備受追捧,卻非能讓人寬心散步的地方。反之,那些平常的城市組件,藏有更值得細意觀察的驚喜。
「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18日
散步的地點在公園、郊區當屬平常,在節奏急促的城市就變得奢侈又奇特。但世事總是難料,一場疫情,直接或間接地讓大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18日
在異國深造、工作二十多個年頭,從懵懂學生一步步攀升至專業領域內頂尖位置,關美寶的回港決定不易。撇除熟悉的研究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13日
地理學者常被稱為「讀石頭」的人,這個別稱讓外行人誤以為他們的工作枯燥沉悶,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教授關美寶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13日
一齣關於道教喪禮、生死議題的電影,宣傳海報上不是一代笑匠許冠文,就是近年的票房保證「子華神」。
衛詩雅貴為女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06日
出道16年的衛詩雅(Michelle)一直予人甜美、貼地形象,美麗面孔下卻是拚命三郎的個性,把握公餘時間學習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4年11月06日
「噹」一聲,敲響頌缽,隨之而擴散的聲音厚實平和,連綿不斷,予人療癒之感。頌缽(Singing Bowl)流傳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採訪手記王嵐2024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