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前曾經在本欄多次談到科學教育,或曰科技教育,STEM;科技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literac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7年02月03日
周三(25日),「教育2.1」約見林鄭月娥與曾俊華,日後還約了胡國興與葉劉淑儀。傳媒報道,大都集中於「教育2.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7年01月27日
上周評論香港科學院(港科院)發表的報告《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與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認為那是一份難得的全面審視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7年01月20日
香港科學院(港科院)發表了一份報告——《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與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這可以說是比較全面探討ST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7年01月13日
去年12月初,PISA公布2015年的結果;稍早前,TIMSS也公布了2015年的結果。PISA與TIMSS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7年01月06日
這篇文章想寫好久了。可是每次想動筆,都會有新的事情發生,又會有新的啟示,於是又沒有動筆,尤其是近年香港的政局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2月30日
STEM(科、技、工、數)甚囂塵上,大家都爭說要發展科技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科技影響未來,是沒有爭議的。但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2月23日
聖保羅書院,俗稱「聖保羅男校」。在聖保羅書院教過3年書,因而周日有幸參加165周年晚宴,等於上了一堂香港教育史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2月16日
連續兩周談及科學教育,欲罷不能。那是因為又有了兩項近事,令科學學習的研究有了一點緊迫性。一是PISA(Prog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2月09日
上周談及3項香港中學生的科學實驗被帶上太空,在「微重力」的狀況下測試。學生提出的是實驗的構想,筆者追尋之下,發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2月02日
中國神舟十一號上天,新聞報道提到3個香港中學生提出的科學實驗,對於學生來說,這是難忘的經歷。據悉,與中學生有關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1月25日
周前提到2015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考生之中,重讀生只有1.1%(在學校裏面重讀中六),後來知道201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1月18日
上周末,Education 2.1舉辦一個「大教育」研討會,約1000人參加,才發覺教育界之外,為學生提供學習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1月11日
多好的標題!這是廉政公署刊物《拓思》最新一期的封面標題。《拓思》是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教育組出版的德育期刊。多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1月04日
上周提到一所學習型的小學,馬上收到不少詢問:「是哪一所學校?」有相熟的朋友、同事,也有素不相識的讀者,有些還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0月28日
9月末,馬來西亞「董總」(華文中學董事會的聯合體,見本欄2015年12月4日、11日兩篇)的代表, 在香港做了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0月21日
上周提到香港的學校已經相當廣泛地與校外的機構結成夥伴,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活動。根據初步的抽樣調查,這些學習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0月14日
最近十多年,許多教育界的許多方面,靜悄悄地起了變化。最近聽了一個考評局的報告,才知道中學文憑考試(DSE)重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10月07日
上周提到,在學校教育裏面,人們逐漸地只看到分數,而不知道學生學了些什麼,家長如此,學生如此,甚至不小心的教師也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09月30日
在北京一個培訓場合的講座,談到學習科學的應用,其中提到小學的作文。事後,一位學員來信︰
「我是高校老師,也是兩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6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