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31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7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4月01日

新盤回贈對按揭估值影響

新盤為吸引買家,總有不同的優惠,最常見的包括不同名目的折扣及回贈。表面看來,兩者分別不大。其實,對買家來說,通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3月25日

供平過租看樓市

物業代理統計,住宅租金反覆上升,在按揭利率穩定的情況下,投資客以標準按揭成數入市,有機會出現「供平過租」的情況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3月18日

一手付款安排對按揭的影響

近期多個一手新盤以折扣價開售,令購買力集中一手市場。但新盤買家宜留意,發展商不同形式的優惠,甚至創新的付款安排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3月11日

高位入市遇樓價下調 等待估價回升是否合適策略

今年樓市展望穩定,但市場一直擔心大量在高位簽下買賣合約,以建築期購入一手單位的買家,會因為物業估價不足,難以借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3月04日

是時候選用定息按揭?

上星期有銀行推出久違的定息按揭計劃,定息期內比新批浮息按揭利率更低。對置業人士來說,究竟選用定息按揭有沒有着數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2月18日

壓測暫停一年:樓按借款人緩衝空間未受影響

去年2月,金管局宣布暫停實施物業按揭貸款申請的壓力測試。當時有意見擔心,措施會令部分按揭申請人「借到盡」入市,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2月11日

財力欠佳才借高成數按揭?

對於高成數按揭,市場有一個常見的論點,認為「財力欠佳的人,才需要借取高成數按揭」。其實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誤解,而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2月04日

由《唐伯虎點秋香》看按息是高是低

2024年樓市成交價雖然仍有調整,但成交量回升,背後因素之一是全年按息下調0.625厘。有指今年按息的下調幅度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1月21日

新香港人或境外買家按揭須知

根據物業代理統計,2024年一手市場買賣註冊中,買家名字為漢語拼音者佔比達39%。在大灣區概念下,「內地買家」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1月14日

為何成交量升按揭取用金額跌?

2024年樓市成交量回升,但按揭取用金額料會錄得較大的按年跌幅,連帶銀行體系內的按揭未償還金額也出現罕見的下跌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5年01月07日

新需求將為樓市帶來長期支持

回顧2024年樓市,整體呈現量升價跌的趨勢。值得留意的是,一些利好因素其實在持續發酵,可能令2025年樓市有更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4年12月31日

2025按息望跌 惟刺激作用有限

隨着美元進入減息周期,今年本地主要銀行的最優惠利率合共下調0.625厘,不但減輕自住用家的供樓壓力,也令市場上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4年12月24日

2025樓市的灰犀牛

展望2025年,多個機構估計明年本地住宅樓價在升跌5%之間波動,可說「樓價平穩」是市場主流預期。市場有此預期,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4年12月17日

放寬DSR的前因後果

金管局上星期把2021年至2023年間以建築期交易的樓花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放寬至八成。在樓價較高峰期下調兩成多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4年12月10日

現金回贈回升 銀行樓按業務趨積極

近日,多家主要銀行陸續恢復為新按揭客戶提供現金回贈,這反映了銀行對按揭業務的胃口好轉,有助於穩定市場氣氛,對於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4年11月26日

容許強積金買樓 是否好主意

踏入11月,樓市氣氛忽然轉靜,10月《施政報告》放寬按揭、11月初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似乎都不大。在《施政報告》發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4年11月19日

減息周期 變數重重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重回白宮也為美國息口走勢帶來新變數。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的經濟政策,很可能會刺激美國通脹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4年11月12日

負資產影響換樓?

第三季負資產按揭數字升穿4萬宗,但整體上負資產按揭客戶還款紀律維持良好,9月底只有53宗負資產按揭出現3個月以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4年11月05日

收租門檻下跌 買樓收租應如何計數?

《施政報告》調整按揭政策,對用家未有太直接的影響,反而是將買樓收租的門檻大幅下調。包括首期支出、申請按揭所需收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4年10月29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