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維修師傅葉志強在2016年7月開始進駐虎豹別墅工作,他和團隊花了兩年時間至去年7月,才把大宅和花園還原至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5月07日
在香港以至全世界,不少運動員都幾乎等同明星。所謂「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美人魚、女神刻下比比皆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5月02日
潘惠蓮,自八十年代開始就做記者,跑遍世界各地,跑過八九民運,也跑過汶川大地震的新聞,一跑近40年。
她現時是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5月02日
黃文杰早年在城市大學修讀電腦科學本科,之後在香港大學修畢電腦科學碩士。為何對電腦感到興趣呢?他聽後仰天大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4月24日
黃文杰(Vincent),近來拿着政府的創新及科技基金合共逾420萬元,跟團隊研發了兩項長者科技,其一是失明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4月24日
筆者家住維園對面,久不久經過就見到一堆「喪屍」在低頭捉精靈,有些人還厲害到手持四、五部手機同時操作,摩打手快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電影講座譚淑美2019年04月24日
林準祥,是一名香港收藏家。
他形容多年以來買下的藏品夠買幾層樓——「香港現在樓價太貴,說的是內房!」他笑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4月17日
林準祥是次有備而來,除了帶備他那本厚重的著作,還帶了不少個人珍藏向讀者展示,其中一個珍品為英軍所繪製的南京地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4月17日
「大灣區」近年已成為一個熱門的詞彙,以下兩個單位都選擇了落戶深圳,其中設計企業家黃競已在此工作了18年,根基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深圳直擊譚淑美2019年04月16日
離開了前海,記者再坐車前往南山區,南山較前海發展要推早20至30年,因此這兒有更多小店,樓宇也較舊。香港人朱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深圳直擊譚淑美2019年04月16日
任國光在三藩市的日子,他除了在世界戲院擔任總裁,亦在北美洲5至6間戲院有股份。那時他主要的職責是為這幾間戲院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譚淑美2019年04月11日
任國光,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得主楊紫燁的丈夫。
他本身亦從事電影行業,與妻子攜手拍過不少紀錄片。在美國居住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譚淑美2019年04月11日
陳嘉榮,是一名白手興家的商人。
爸爸是燒臘師傅,媽媽是醫院廚師。大學畢業後,在1996年成立滙華商業資訊有限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4月03日
陳嘉榮白手興家,早在27歲就創業,以為他有一個富爸爸,但原來他「父母都是基層工人,爸爸是燒臘師傅,媽媽是醫院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4月03日
是次訪問團,多名內地領導皆讚揚香港海洋公園的熊貓保育措施成功,他們異口同聲說:全球最長壽的圈養母貓屬於——海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四川直擊譚淑美2019年04月02日
走進四川巴朗山鄧生保護站,此處是野生大熊貓之家,也是地球上的一個禁區,只限科研或教育人員內進。每年獲批內進人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四川直擊譚淑美2019年04月02日
中上環蘇豪一帶到處都是街頭藝術,記者日前參加了Accidental Art的導賞團,由本身也是藝術家但不從事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3月19日
1.在百子里,於結志街36號有一個法國街頭藝術家Invader遺留下來的創作。
Invader受到早年流行的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