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ry Ainsworth,是一個來自英國小鎮般尼茅夫(Bournemouth)的攝影師。
他在大學修讀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3月13日
為了觀察海南長臂猿,羅益奎往往要跟當地保護區的人員組隊到山上紮營。「每次做調查都在10月底,大概逗留5天,每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3月09日
有「人類最孤獨近親」之稱的海南長臂猿,目前數量只剩下27隻。
牠們的存亡,交託在中港保育專家的手上,其中一人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3月09日
「毋忘垃圾」是一個在六四燭光晚會醞釀而成的回收組織,他們每年都會出動到維園花市做回收資源工作,核心成員約有15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3月02日
不想浪費,未必一定要做慈善。其實,你也可以選擇從中賺取回報。2012年於新加坡成立並於2016年拓展至香港的C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3月02日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農曆新年節日的最後一天。在消費過度的社會,新年過後,逛完年宵,親友拜年後,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3月02日
李健明今年45歲,小時候已在公司幫手,父親李威更在招牌行業打滾60多年。問他們舊時的香港招牌,與今天的招牌有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2月28日
李健明,是招牌製作公司的第二代。
中文大學地理系學士畢業,沒有做地理學家,卻繼承父業,在字海漫遊。
公司八九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2月28日
莊玉惜,本身對公廁敬而遠之,卻偏偏從事公廁研究,最近更出版新書《有廁出租》,講香港公廁的發展史,主要年期由18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2月23日
莊玉惜雖然研究公廁,但她本人非常不喜歡公廁。在整個宇宙,她唯一感到舒適的廁所,是她家裏的廁所。「我的確有少少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2月23日
英諺說,Love will find a way。
網絡情緣,報道得最多的是騙案,見面第一次就被騙去做美容,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2月14日
記者想題目時,尤其是網絡情緣,是因為身邊有很多成功例子,包括一名男大律師透過網絡認識一名內地女教師;一名男報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2月14日
八十後夫婦袁智仁與馬夢琪(Kristy)的相識過程,以袁智仁的話語是:「其實真係幾random。」袁智仁現在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2月14日
上月初叱咤舞台上,久違了的謝霆鋒神秘現身,帶來場內場外一陣騷動。陪伴他同台演出的有兩支樂隊,分別是觸執毛及Su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樂壇焦點譚淑美2018年02月06日
為了親近女兒,你會去到幾盡?
本是投資銀行家的黃桂林,在商場打滾多年,曾經為長實發行「長盛債券」,集資額達3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2月02日
黃桂林在2010年加入香港歌劇院,此機構由莫華倫創辦。他說,主要原因是他對歌劇有興趣,且獲機構前任主席呂慧瑜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2月02日
在談及有關福島的現狀,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先說:「當福島發生事故時,香港是首批向我們施出援手的地區。我必須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領事訪談譚淑美2018年01月26日
松田邦紀,日本駐港總領事。
很多香港人及著名美食家都說:「日本人不吃不賣三文魚,因為有很多蟲,在日本餐廳吃三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領事訪談譚淑美2018年01月26日
最近有補習學校在Facebook放了一段短片,題目是「80,90後要認老」及「2分鐘,帶你了解00後!」此片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電視講座譚淑美2018年01月24日
羅偉立在加入永福後,為公司注入新科技,包括內部開單電腦化、360度睇靈堂——他花了近6位數字聘請技術人員去到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