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000 個結果
頁數:1...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50

防止虐待兒童會 鼓勵用正向管教

疫情對家庭的影響,未必完全弊多於利。Jasmine多年來獨力照顧兩個女兒,其中大女兒有自閉症,在管教上尤其困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6月16日

疫情下家庭暴力增加 社福界 講實情 教預防

疫情期間,世界各地的人都留在家中,因此也出現不少家庭摩擦,外國發生不少家暴和虐兒的個案,政府甚至需要另租酒店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6月16日

普京:美抗議活動屬內部深層危機表現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表示,美國近期發生的抗議示威活動是其內部深層次危機的表現,從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時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0年06月15日

年少常流連圖書館

年尾生日就踏進46歲的盧上人說,他自幼喜歡看書,「以前我家裏有很多字典,我翻來覆去地看。」他說少年時代也常在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6月15日

「正字達人」講財經界最常見錯別字 盧上人:總有人把「滙」寫成「匯」

盧上人,自號「正字達人」。 他曾經做過報紙編輯,現在從事翻譯工作,「主要為上市公司的年報、合約、招股書等做翻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6月15日

港台製作節目探討國安法
擬6月底播出 強調持平多元聲音

... 元地反映巿民意見,以訪談形式接觸不同光譜人士,若時間許可,亦想探討世界各地類似法律的情況。 伍曼儀提到,港台一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0年06月11日

香港全職摔角手何顥麟 從5英鎊一場到「撻」出彩虹

重溫「臥薪嘗膽」的故事:公元前496年,吳國派兵打越,被越國擊敗,吳王闔閭傷重身亡,兩年後吳王兒子夫差率兵復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06月10日

華為:美制裁出於政治動機

... 辦人任正非日前於一個訪談中提到,中美科技差距仍然很大,這跟中國學術思想泡沫化有關,認為中國需要踏踏實實做學問。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0年06月10日

10個入會9個走

港摔創辦人何顥麟艱辛經營11年,原來早在6年前已停止招收新會員,難道不怕原本已很狹窄的行頭,變得連丁點生存的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06月10日

香港鳥類專家余日東 從雀鳥體會萬物平等

人類是地球的霸主,自私自利得天怒人怨,拿動物做病毒研究,為利益破壞環境。近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尚未過去,又傳來俄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6月09日

裝備反映態度

余日東是個很有趣的人,小時候愛上觀鳥,卻不喜歡讀中英文,結果會考成績不理想要重考,最後在雀友林超英鼓勵下,走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6月09日

港大心理學專家李湄珍提醒 社交隔絕 對部分人是大挑戰

疫情之下人心惶惶,足不出戶是這幾個月的常態,然而人們避免了身體染病,卻往往忽視了心理影響,隔離措施加上社會的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6月08日

港產智能沖茶機 科技養生
搭配手機App 按體質推介飲品

... 顧問。此外,李港慧曾訪談大約30位目標客群(介乎30歲至50歲、有做運動和瑜伽習慣的職業女性),甚至追蹤她們的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 創科鬥室2020年06月08日

放工後是普通人

李湄珍是本地最早用腦神經成像作研究的學者之一,那時是2000年,香港仍沒有相關儀器,她要專門去美國做這實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6月08日

郵政局工會主席卓信 細說派口罩及郵政冷知識

卓信是香港郵政局員工會主席,巧合的是他的名字有個「信」字。 「朋友都說我注定做呢行,連名字都有『信』。」他哈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6月06日

被投訴到報館

當郵差31年最深刻的一次經歷,卓信說是一次他去派掛號信,派到令他上報! 「通常我們在樓下按單位門鈴,那次我見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6月06日

誰對大灣區就業有興趣

... 因素 有參與焦點小組訪談的大灣區僱主表示,香港人除非獲高薪聘請或是專業人士,否則不會到大灣區就業。有從事室內設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陳朗軒 羅祥國2020年06月05日

渴望見「通天曉」

何仲平的父親是《成報》前港聞版編輯何劍緋(筆名河洛),早年出版的《二十年香港驚人罪案》系列書籍在本地十分暢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6月03日

醫學會會長何仲平 感性談政治中立

醫學會會長何仲平,是一個眼淺的人。採訪前,看了他的另一個訪問,談到有醫學會會員透過短訊指摘他「沒有承擔責任對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6月03日

從沒送畫給太太

別以為才子一定風流浪漫,牛佬在28歲做老襯,與文太是青梅竹馬,兩人更在小學二年班認識,放諸現代愛情故事,實在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06月02日

頁數:1...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5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