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769 個結果
頁數:1...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9

朱國樑臨別感言:國泰長繫我心

... 戰,包括911事件、沙士疫潮及2008年金融海嘯,每次國泰走出陰霾後會更堅韌茁壯。當提到列舉最難忘的時刻,他稱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17年04月27日

「區域融合3.0」考驗

... 到了2003年經過「沙士疫症」和「七一大遊行」的衝擊後,帶來了CEPA的新安排。CEPA本身並非即時見效,但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新思維網絡呂大樂2017年04月25日

回歸20──港學生需要什麼價值

... 讓筆者聯想2003年沙士肆虐香港,香港的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看顧危城,謝婉雯醫生發揚大愛的崇高精神,這才是香港人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漢權2017年04月22日

不時不買

... 俗回報。 2003年沙士時,全城幾近絕望之際,誰又想到中資股帶領下,4年後恒指便衝上32000點高峰?又如過去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綸集林文越2017年04月21日

富衛行政總裁黃大偉 由IT小兵升呢保險將軍

... 有順有逆,2003年沙士記憶猶新,沒有人預計到何時結束,總之人們不想去公共場所,別人知你去過醫院,更是生人勿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04月21日

應對自然災害健康風險 傳遞公共衞生人道救援知識

... 影響全球的2003年沙士疫症,以及香港2012年國慶日撞船意外和近年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天災;發生在亞洲的災害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陳英凝2017年04月18日

繁榮太久 忘記風險

... 歌猛進。自2003年沙士至今,香港樓市上升近四倍,內地樓價更隨時飆升10倍。泡沫爆破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因價樓飛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綸集林文越2017年04月14日

10蚊一串魚蛋

... 魚蛋幾時爆,幾時跌回沙士價,因為係冇呢個可能,加咗價嘅嘢係唔會平番轉頭。另一方面,魚蛋亦唔可以無止境咁加;廿蚊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方如玉帥方卓如2017年04月13日

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社區有風險

... 免疫力弱極易中招 自沙士一役後,港人的衞生意識及警覺性已有明顯提升,惟對MRSA的認知仍有待提高,普遍認為此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陳啟明醫生2017年04月12日

年輕人該如何應對樓市狂潮?

... 己不能控制的事。等待沙士、金融海嘯、政府推出租金管制及資產增值稅等等,很可能只是不切實際的期待,事與願違令人愈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前瞻致勝高占2017年04月08日

中醫在香港

... 統中的主流。 但自從沙士一役,人們開始意識到抗生素不是萬能, 對抗性治療也不一定正確。加上現代醫學也開始傾向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陳裕達中醫師2017年04月07日

50年爆過一次

... 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2008年金融海嘯、2015年大時代完結,咁多次嘅樓價下跌,只有1997年一次係真正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方如玉帥方卓如2017年04月06日

一個必須戒的投資習慣

... 本港樓市就是一例,從沙士見底,到執筆時,已上升14年。當中有無數專家推測樓市爆煲,樓價仍屢創新高。若然估頂先行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財經DNA吳瑞麟2017年04月05日

穩定樓價是不為也 非不能也

... 八萬五,然後再來一場沙士,香港樓價跌到一個市區500呎單位僅售50餘萬元,香港人也避之則吉。後來為了刺激樓市,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堅‧離地城林日彥2017年04月03日

住宅哪有不足夠 ?

... 也不難找到數字。查自沙士以來一直都供過於求,多出的單位穩定於25萬,佔二百多萬需求(戶數)超過一成。此關係十多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財經DNA羅耕2017年04月01日

季結落幕 牛皮待變

... 5億元,為2003年沙士以來最差業績,更直言經營情況為「歷來最嚴峻」,拖累股價大跌近5%,收報31.3元。 業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金融峰景恒昇2017年03月31日

捉緊生命力量 延續護士精神

「解開通通束縛行出未怕路遠,找理想不怕刁鑽」,一首流行曲唱出過去13年堅定無悔之路。 沙士那年,我只得12歲。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談商言義關靜文2017年03月30日

辣招稅取消時機

... 為65160宗,較受沙士影響的2003年成交71576宗還要低。若以2016年1月至11月要繳交雙倍印花稅的成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天圓地方劉振江2017年03月27日

公共財政狀況及政策建議

... 「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才出現歷時5至6年的財政赤字,導致財政儲備下降。然而,隨着其後經濟逐步恢復穩定,財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羅祥國、葉家齊2017年03月25日

誰令港人住得貴又細

... 風險,例如2003年沙士期間便要虧本割售,地產商也要服從市場供求定律。現在香港出現剛性需求,我們須要增加土地供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廖美香2017年03月24日

頁數:1...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