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433 個結果
頁數: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黃國英包團請同事山東儒學之旅

... 方面亦不馬虎,安排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尼山食禮」,體驗一下中國古代的酒局,由司儀唱禮開始,按照古時禮儀用膳。 全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19年07月04日

廣州最年輕講古佬彭嘉志 堅守老祖宗留下的粵語

... 中取得「粵語講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牌匾。 正當香港不斷有呼聲捍衞廣東話之際,彭嘉志在廣州卻一直孤獨地肩負起推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7月03日

唐英年糖妹穿戲服推廣錫劇

... 容,錫劇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瑰寶;香港作為國際文化中心,是推廣江蘇文化的合適平台。 負責是次演出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06月28日

當傳統工藝遇上當代藝術

... ,重新定義及活化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計劃連繫傳統工藝大師及當代藝術工作者,把當代藝術手法融入傳統工藝技術當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文化廊專刊2019年06月27日

文藝活動預告

... 備的展覽場地。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大師會於現場親自示範吹糖、木工技藝及麵粉公仔製作,讓觀眾體驗傳統工藝與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2019年06月27日

云爾錄 : 大坑舞火龍列國家非遺優秀案例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之一的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圖】,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06月26日

大坑舞火龍列國家級非遺優秀保護實踐案例

... 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尊重傳承人的主導性、就項目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制定和實施保護措施等準則,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6月25日

文化遺產葡萄井涼糕恐消失

... 川名小吃,更是宜賓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附近有十多家涼糕店均在此取水。如今正宗葡萄井涼糕或從此消失,居民及店家紛稱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點滴2019年06月19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澳端午龍舟遊涌

... 龍舟遊涌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獲馬會資助。馬會亦捐助相關的社區教育計劃,務求讓更多市民,尤其青少年,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文化廊專刊2019年06月06日

文藝活動預告

... 項目,推廣這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育工作,期望增加大眾對這獨有本地傳統的認識,同時承傳香港的文化保育工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2019年05月10日

「長洲太平清醮」

「長洲太平清醮」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亦是香港獨有的民間節慶,又名「包山節」。「醮」即祭祀活動,相傳清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文化廊專刊2019年05月10日

土生葡菜

... 於2012年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儘管近年大家的目光都放在新酒店,但澳門最吸引我的始終是土生葡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食家講場劉晉2019年04月09日

帝王大寶號

... 合國申請列作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有人認為,南韓的「端午祭」跟中國的「端午節」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國人同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嚮往發呆林創成2019年04月04日

非遺資助計劃 傳承480本土文化技藝

政府2014年公布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清單,多達480項,去年《財政預算案》撥3億元給康文署加強非遺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04月02日

驚蟄最好玩

... 二千年的中國曆法列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嘛,二十四節氣既非中國特有,亦非塵封舊物,因為節氣根據地球與太陽之間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嚮往發呆林創成2019年03月08日

觀苦難耶穌聖像出遊開眼界

澳門除了中國傳統節日,也保留不少深富特色的西方宗教活動,其中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苦難耶穌聖像出遊」最受注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感受澳門 無限式2019年03月07日

亞美尼亞 遊走藝術之都

... 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亞美尼亞全國各地,尤其是教堂及其周邊,都可發現十字架石的蹤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寰宇遊蹤黃偉剛2019年03月06日

扛鼎之品 武夷山大紅袍

... 人民共和國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紅袍茶的採製技術與其他岩茶類似,只不過更加精細而已。 每年春天,採摘3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林依純2019年02月27日

中藥國際化策略 由香港拉動東盟市場

... 深,海外華人成為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的橋樑,故此當地人民對中藥早有認識,這也是中藥能以藥品身份進入該區的原因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莊玉惜 鄭宏泰2019年01月21日

五行元素 探中華文明

... 年歷史,亦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製作風箏要靠工多藝熟,但放飛風箏卻只能望天打卦,王師傅拿出巨龍風箏示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國走一轉吳宛盈2019年01月14日

頁數: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